2013年1月15日 星期二

中日「不友好史」拾遺六 同文同種? 馬挺



2013年1月16日

中日「不友好史」拾遺六 同文同種?

中國研修生到日本工廠,發現車間牆上到處貼着「油斷一瞬,怪我一生」,就議論說日本人殘酷,果不其然,你看,只是一瞬間忘了加油,就要責怪你一輩子!中日友好歷來奉一衣帶水、同文同種為圭臬。一衣帶水是地理,毋庸多談。但同文同種就是謬論了。
先談同種。中國人粗獷,知道自己祖先是周口店猿人,就滿足了。日本人卻非常注重尋根。探究「日本人從哪兒來的」的著作,鋪天蓋地。有說從中國雲南來的,因為雲南醬的作法與日本相近。亦有說蒙古人騎着馬,穿過朝鮮半島渡海來的。當然徐福的三千童男童女亦是一說。
後拿DNA研究人種傳承,說是日本男性DNA(Y)中,25%來自中國大陸南部。但自奈良時代(710-794年)以來就無大變化,說明人種交流少了。女的就更複雜,說不清了。而中國漢族人種,南可及馬來,北可上蒙古。生出來屁股上一塊青,就稱蒙古斑。中日之間是同種還是異種,沒有結論。審視自身,環視周邊,即是同種,打得頭破血流的至今還有。「種」不可能是友好與否的根據。
中日同文,就更荒謬。漢語屬漢藏語系;日語,謂孤立無「緣」,查不出屬哪個語系。語法上中文是孤立語,語序為綱;日文是黏着語,助詞為要。只是大和語——古日語發展到需要文字的階段,日本人正好接觸到漢字,就硬是把不同語言系統的漢字這一表意文字,輔之假名,用於大和語。漢字表意、假名表音,使日語形成了罕見的表音表意一體的語言文字。貌似中文,又絕不是中文,完全是穿着漢字外衣的另外一種語言。
正是中日文都用漢字,中日兩國人互學對方語言最難之處,就在於對相同漢字詞,如何擺脫母語的干擾而完全從對方的角度去理解、領會上。
寂(寞)在日本屬審美範疇;但「口中寂寞」就是饞了;寫做「淋」則來自梅雨季節,讓人心煩。「一刀兩斷」日語是處理迅速。「看病」則是看護病人。戀愛是分開的。戀為相思,愛是奉獻。日本人不「愛國」,因為戰前軍部以「愛國」驅趕百姓上戰場……只說搞愛國教育,就足以使日本年輕人厭惡中國。
言一衣帶水、同文同種,是兩國的先哲,看到中日不可能「世世代代友好」而提出的告誡。但中日文化恰恰是極不相同的異文化,價值觀可謂天上地下。正是所謂「同文同種」掩蓋了相異的實質,衍生出許多無謂的誤解來。求大同存小異,到了日本就是「舍」小異。你舍了就歸他了。
我借給學生DVD,因影像沒錄完,盤上寫「不全」。學生嚇了一跳:心不全(心力衰竭)?文頭談到的工廠標語,日文意為:一瞬間的疏忽(油斷),受了傷(怪我),可就是一輩子的事啊!

2013年1月11日 星期五

2013世界走向何方? 關愚謙


2013年1月1日

2013世界走向何方?


當今世界,愈來愈小;當今的人,由於訊息愈來愈多,心態也比過去複雜得多,人也變得愈來愈自私了。對我們中國人來說,什麼世界末日、從哪裏冒出一個瑪雅文化,它與中國文化離「八萬三千里」,這與我們中國人何干?

不!世界全球化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文化,滲透世界每個角落,只要美國科學家發現了什麼,都是絕對的真理。美國電影《2012》實際上是為了通過駭人聽聞的戀愛故事賺大錢;再加上一個過去鮮為人知的瑪雅民族文化在3000年前的預言:2012年12月21日是舊紀元的結束,西方渲染為世界末日的到來,結果弄得人心惶惶,愈傳愈神。
我是不信邪的,但是不得不「佩服」西方的宣傳魔力,尤其是美英兩國的傳媒、美國的一些製片商,他們利用「藝術自由」的幌子,為了賺錢,通過戰爭格殺、魔鬼出世、滅絕人性的電影向市場推出許多千奇百怪、扭曲人性、慘不忍睹、不堪入目的片子,在電視、電腦、甚至手機裏播放,在電影院裏還公開打着「此片不適合十六歲以下兒童觀看」的字樣,藉此引發青少年和兒童的好奇心。
末日預言全靠宣傳
現在發展到在中國的電腦裏,比西方有過之而無不及,只要你一上內地的互聯網頁,就是脫光、半脫光的性感照片在你眼前遊蕩,久而久之,人們見怪不怪了。
那兒童呢?在歐洲,這種廣告在電腦裏是絕對禁止的,中國的社會竟然墮落到如此地步,令人唏噓。我們中國人的人格,長此下去,會走向何方?我曾為此寫過文章抗議,竟有人反過來批評我,說我大驚小怪,杞人憂天,這只是娛樂片,如果有人受影響,是他們的定力不夠。
結果呢!造成人性混亂、社會混亂。世界的青少年的純潔的腦海裏,被灌輸着什麼樣的文化?在歐洲,「世界末日前一天」的12月20日,許多西方天主教徒專程飛到土耳其的以弗古城(Ephesus)聖母聖瑪利亞的誕生地去瞻仰禮拜,甚至有人鑽進一個古廢墟的洞穴裏不出來。記者問他,這是為什麼?回答說,有聖母瑪利亞陪伴,死在這裏,可上天堂。
不少先知教育人類
我們中國人,過去本來很少加入類似的大合唱的,因為他們得不到這樣的訊息。
自從改革開放以來,幾千年來與外界很少聯繫的閉關鎖國現在打開了大門,許多沒經過分析、真真假假的文章全都出來了,竟然也有人跟着「世界末日」的宣傳,神經失措,有人拿出一百萬元積蓄建造「挪亞方舟」;有的高樓拋撒財物;有的拿着房產證到中介公司抵押一百多萬,趕緊把錢送掉!
「世界末日」的第二天,我打開電腦,全世界為新紀元歡呼;為新紀元降臨,酒商又大賺一筆。「世界末日」的傳說,能如此滲透到世界每個角落,連不會看報、不識字的人都捲了進去,這說明,生命對世界每個人來說多麼可貴。人都是酷愛自己生命的,中國有些俗話說得都很露骨:「好死不如歹活」、「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人為財死,鳥為食亡」。
正因如此,世界歷史上幾千年來,就有不少先知教育人類做善事。如中國的老子道家、孔子儒家、釋迦牟尼的佛家、主耶穌的基督教、穆罕默德的伊斯蘭教……,祂(他)們的教義都費盡苦心告訴後人,要有優秀的品格。但是這個世界的發展愈來愈自私。敬先知、信宗教的人愈來愈少,信媒體胡謅的人、行惡棄善的人愈來愈多。人們的新教是拜物教,金錢至上。別看有些人表面上道貌岸然,美國的金融家、銀行家,政治家,好話說盡,壞事做盡。
人為因素起着作用
且看看,目前這個世界,人與人之間、國與國之間,爾虞我詐,你爭我奪,互相殘殺,都是為了什麼啊!人為了賺錢,推出各種各樣的宣傳利己主義、駭人聽聞、自私貪婪、人性殘酷的電視電影片蠱惑觀眾;國家之間為了爭奪利益,擴大版圖、反目無情。在亞洲,日本和菲律賓跟中國反目;在中東,伊斯蘭教徒的遜尼派跟什葉派大打出手,阿拉伯人自相殘殺,一些西方國家插手,不都是為了本身本國的利益!
筆者最近特別聯想到,世界上任何大事的發生,都與人性有關;再具體點來說,更與國家領袖的個人性格、作風、喜怒哀樂有關。就拿近代歷史的人物來說,希特拉、史太林在歷史上都曾為本國利益做過好事,如希特拉把德國變成強國,史太林領導蘇聯人戰敗法西斯,可是,此二人為了個人權力、為了沽名釣譽,把好好的一個國家引向歧途。
再如像毛澤東在世時,領導中國革命,使受欺壓、剝削的窮苦老百姓、尤其是婦女翻身,得到解放;可是,為了實現他改造人類的烏托邦想法,拿中國老百姓做創造新人類的試驗田,什麼「大公無私」、「大躍進」、「人民公社大鍋飯」、「消滅私有制」、「提前進入共產主義」……,結果,全國餓死三千多萬人,又說成是「三年自然災害」。如果他承認這個錯誤也就罷了,結果又發起文化大革命來證實他的英明偉大,又死了上千萬人。悲哀啊!悲哀!
中國應起表率作用
其實,中國和西方在文化歷史上都有其人格理論,在精神道德上都有一種約束力,獲社會公開採納。中國有道家、儒家、佛家的人格修養理論,西方和其他世界則有自己的宗教約束力。
自從美國文化在世界上佔主導地位以後,他們的政治制度強調絕對的自由,每個家庭允許有槍來保護自己,金融家有權利控制世界金融暴富,只要你有本事,國家絕不過問。這種自由市場經濟制度,走向全世界,也許對有才能的個人是個福音,但是對廣大的老百姓來說,沒有這機會致富甚至走向貧困的人,就會變為遭社會瞧不起的賤民。貧富差異愈發展愈烈,兩極分化,造成社會不安。
美國總統奧巴馬提出為富人加稅,遭到共和黨抵制。最近一周,德國政府自動報出,德國的貧窮人口大大增加,而且都生活在貧窮線以下,必須立即採取措施。連一個富有的西方國家德國都敲起警鐘,遑論第三世界國家了。
中國有優秀的傳統文化,人口最多。筆者衷心希望,在迎接世界新紀元到來的時候,由中國人帶頭,吸收各國的優良傳統,把本國改造成為一個棄惡揚善、和諧平等的富有國家,成為世界的典範。全世界就有希望了

盲點啟示錄 區家麟


2013年1月11日

盲點啟示錄

「很聰明的女人常會嫁給沒有她們那麼聰明的男人。」不少人會為此慨嘆,甚或感懷身世;同理,美貌與智慧並重的女士,另一半通常不太「登對」。「美女與野獸」現象、剩女現象,發展了眾多說法,從社會政治經濟教育性別多角度論述,尋根究底,大學問。
心理學家康納曼叫大家不用大驚小怪,對此現象,有一個簡單解釋:假設很聰明的人本來就少,在女人與男人中比例一樣低,那麼很聰明女士遇到比她們聰明的男士,機會率自然很低。講完。
當中未必有因果關係,是純粹的統計問題,但容易為人忽略。
康納曼新書《快思慢想》,論述人雖然有理性分析、數字運算的能力(作者稱為「系統二」之「慢想」心智),但大部分時間,人靠直觀,為眼前所見建構故事,找尋因果聯繫,令事情看起來合理,結果容易產生偏見,作出不理性決定(作者稱為「系統一」之快思心智)。
賭還是不賭
《快思慢想》,是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康納曼的學術傳記。一位心理學家的研究能引起經濟學界注視,正是因為他研究人類行為,發現人的行為既不是理性也不是完全自私,與經濟學理論的代理人是理性、自利的前提相悖。
例如,有以下兩個「處境」。
首先,不論你原來有多少錢,有人多給你1000元,然後以下兩個選擇再選其一。
賭一局:50%機會多贏1000元(即是有50%機會輸,但你仍然有原來的1000元)。
不賭:確定多拿500元。
你賭或不賭?
再來第二個處境,現在,不論你原來有多少錢,有人多給你2000元。然後請你再選其一。
賭一局:50%機會失去1000元(即是說,你有一半機會只剩1000元,或有一半機會保留着2000元)。
不賭:確定失去500元。
你會如何選擇?研究發現,絕大部分人會在第一個處境中,選擇確定多拿500元,不賭;但在第二個處境裏,絕大部分人選擇賭一鋪,而不願確定失去500元。
不過,看清楚,兩個處境的結果是一樣的,賭一局的話,你有一半機會拿到2000元,一半機會拿到1000元;不賭,你確定有1500元。
為何同一個人會作出兩種選擇呢?理由很簡單,康納曼說,人就是喜歡贏、不喜歡輸,同樣是500元,輸的不快比贏的喜悅還要強烈,所以,人們在確定有賺的賭局中傾向保守,在不利的賭局中傾向進取博一鋪,因為我們厭惡「輸」。我們對「失」的反應強過對「得」的反應,正是「損失規避」(loss aversion)的心理作祟。
喜歡贏不想輸
金融投資研究發現,大部分投資者需要現金應急時,會賣掉賬面上贏錢的股票,而不會去賣輸的股票,作決定前,無研究過股票未來的升值潛力,純然為了規避「輸錢成真」的不快。
以特首選戰為例,唐英年陷於僭建醜聞的不利處境中,選擇在電視辯論中博一鋪,揭露行政會議討論二十三條及商台續牌內幕,正是康納曼所言:「在不利的賭局中傾向進取」的寫照。我們常見,輸了大錢的賭徒不能自拔,為了迴避損失與輸的痛苦,絕地反擊,背水一戰,這一鋪通常輸得更慘,並不明智。
相反,梁振英上場前後,在僭建問題上拖拖拉拉,正是處於有利處景下保住勝局的保守做法,他選擇瞞得就瞞,話少講,不自爆,避免節外生枝,穩住勝局,儘管誠信江河日下,語言偽術被刺穿,保住權位成果最重要。
得失不對稱
這種「輸的不快比贏的喜悅要強烈」的心理,能解釋很多現象,例如人們願意付高昂保險費避免損失;訴訟中勝算大的一方往往願意庭外和解,接受較少的賠償。各種勞資談判貿易談判不易為,因為一方讓步的痛苦,非其他方面之所得能補償;機構改革不易為,因為改革受益者多不會大唱頌歌,但利益受損者卻會激烈抗議。
康納曼解釋,「損失」帶來的感覺大於「得」,這種得和失的不對稱性,有演化上的解釋。試想想,森林裏的兔子,若牠時刻留意豺狼的蹤影,優先處理威脅,迴避「損失」,自然存活及繁衍機會較高,把這種「性格」遺傳下去。心理學的實驗發現,人們在一堆笑臉中,特別容易留意到憤怒的面容;腦子有一機制,對壞消息特別靈敏,能快速偵察敵人,迴避損失與危險,自然活得較好。
這種直覺,能令人或生物作決定時,省時省力,快速反應,乃存活所須,屬康納曼所說的「快思」心智,但這心智容易引致偏見、過分自信、凡事只看表面,盲信專家論述,斷言因果關係,不加思索而妄下定論。主導理性思維的「慢想」心智,雖然人人皆有,但耗費心力,不常運作。
讀罷《快思慢想》一書,也許能對人們和自身的偏執自欺、盲從直覺、不思不想,有更深刻的體會。
撰文:區家麟
逢周五刊出

2013年1月9日 星期三

重口味天才導演彼德積遜 邪惡與魔幻混合體 蒲東


2013年1月10日

重口味天才導演彼德積遜
邪惡與魔幻混合體

托大導演彼德積遜(Peter Jackson)的福,改編自大文豪托爾金(John Ronald Reuel Tolkien)小說The Hobbits的《哈比人:不思議之旅》(下稱《哈比人》),無論口碑與票房皆大捷。為何說是托彼德積遜的福?只因《哈比人》其實是托爾金初試啼聲之作,最初只是打算寫給小朋友看的兒童文學,但出版後連大人都愛不釋手,於是出版社叫托氏添食,神級經典史詩奇幻小說《魔戒》三部曲就此誕生。
小說版中,論聲勢以至內容的可讀性,《魔戒》三部曲都贏足《哈比人》九條街。彼德大導不按常規,完成了極精采的《魔戒》後才拍前傳,正所謂珠玉在前,尤其「最後大佬」魔君索倫(Sauron)在《魔戒》中已被消滅,《哈比人》卻是說一班矮人大戰惡龍,以奪回自己的家園,對觀眾而言,吸引度自然大減。不過先天的不足,卻沒有難倒被喻為天才的彼德積遜,《哈比人》票房與口碑仍然勢如破竹,今次就和大家細看這位天才的成長路及其電影魔法。
在彼德積遜憑《魔戒》第三集《王者再臨》奪得奧斯卡最佳導演後,一眾傳媒除了搶着訪問了他本人之外,更把他跟同是拍攝三部曲電影而聲名大噪的超級大導佐治魯卡斯比較,有傳媒訪問了魯卡斯,當時他是這樣回應的,「我的電影和他的是不同的,但我有一樣東西不如他,就是他竟然能一氣呵成一次過拍攝《魔戒》三部曲,我絕對做不了,他是一個天才!」據採訪的記者說,佐治魯卡斯當時的語氣是酸溜溜的,這個當然了,因為比起魯卡斯這個南加州大學電影系(USC School of Cinematic Arts)畢業的紅褲仔,彼德無師自通的電影技巧造詣,當然來得更富傳奇性。
無師自通電影奇才
八歲時,彼德由父母朋友手中接過了一部8米釐攝錄機,就開始了他的「導演生涯」。彼德在多次訪問中曾提及,他的導演之路,受到很多導演影響,其中對他影響最大的導演及電影,就有stop-motion大師Ray Harryhausen的神怪電影及喪屍之父George A Romeo的喪屍電影,尤其是《生人勿近》(Dawn of the Dead,1978)。不過在他的「最愛電影」中,排第一位的始終是1933年由Merian Cooper與Ernest Schoedsack聯合執導的《金剛》(King Kong),彼德就以這些創意十足的導演與其作品為師,八歲已與朋友仔合作拍攝他自己的8米釐版本《金剛》,九歲又模仿Harryhausen拍攝stop-motion短片。
彼德青年時期的作品,還有「史詩式」的World War II,以及模仿占士邦電影《鐵金剛大戰金手指》(Goldfinger)的Coldfinger,而他其中一套製作的短片The Valley更獲得紐西蘭一個電影獎項。小小年紀的彼德,當年已展現驚人的創意與對電影製作的天份,他十六歲已輟學,在一份地區小報工作,從來未受過正統電影教育,據他自己說,所有電影都是他的師傅。由八歲至二十二歲年間,他都是通過嘗試、錯誤再嘗試的方式,慢慢把自己鍛煉成一位比得上專業電影人的電影製作好手。
若八歲到二十二歲是彼德積遜的「磨劍」階段,那麼由二十二歲到四十歲,就是他這柄寶劍在世界影壇錚然出鞘,最後一步步盡顯鋒芒的階段。改變他一生的是,他在地區小報工作時,在空閒時為了自娛而拍攝的一套電影《人雜》(Bad Taste)。筆者以前亦曾提及這套邪典電影(cult movie)的經典。
1986年,當時在紐西蘭地方報工作的彼德,閒時最愛看美國獨立電影之父Lloyd Kaufman成立的Troma電影公司所發行的邪典電影,當中他對被譽為Troma出品中最cult電影Toxic Avenger更是驚為天人,決定用最低成本,開拍自己版本的Toxic Avenger。於是他就在二手市場,用250紐幣買了一部二手16米釐攝錄機,開始了這部經天地泣鬼神的邪典電影《人雜》的拍攝。
每個周末,彼德會約好一班朋友,在他自己居住的海邊小鎮拍攝《人雜》。除彼德自己一手包辦編、導、演、特技、化妝、道具外,片中的所有演員都至少演出兩個或以上的角色,一是人類,另一為外星人,大部分演員都是彼德的報館同事,其貌不揚兼無演出經驗,大家只當工餘消遺,演出全不收費,每次拍完他們都會到彼德家中重看所拍片段並大笑一番。
其實《人雜》的故事十分簡單,內容講述外星人入侵紐西蘭小鎮Kaihoro,主要原因是想捉拿人類來飼養,作為外星人的快餐食物,紐西蘭首相得知此事,便派出名為Astro Investigation and Defence Service,簡稱AIDS的四人特攻隊對抗外星侵略者。影片最吸引的地方,是那極為血腥的黑色幽默,特攻隊與外星人互鬥的血肉橫飛畫面,愛它的人自然愛死它,不愛的人都覺得這部電影十分嘔心,只因內容大部分是外星人或地球人肢體被扯裂或被撞至粉碎的場面。
血腥作殺入荷里活
但沒有人會否定,這部電影充分顯示出彼德作為全能電影人的驚人能力:片中所有道具均由彼德自製,包括仿真度極高的槍械,其實它們都只是玩具槍,但拍攝時,彼德叫演員大力抖動槍柄,再加上後期的聲音特效,拍出來幾可亂真,而發脹的粉紅色外星人面具,則是他以化學原料製作,再用家中焗爐燒成;作為外星基地的古典大屋則是由友人借出,大屋被炸部分與最後飛返太空的都是仿製道具,由於資金問題,《人雜》幾乎不能埋尾,幸好最後獲紐西蘭電影發展局資助23萬紐幣,將短片拍成長片,才得以完成及上映。
《人雜》在紐西蘭本土反應一般,在康城卻賣個滿堂紅,有十二個國家買下公映發行的版權。不過影片的血腥暴力,還是被不少衞道之士嗤之以鼻,昆士蘭在影片上映三周後撤回,而且永遠被禁。而美國的發行商,也將宣傳海報上豎起的中指變為兩隻手指。德國有關當局,亦將其「18禁」與「12禁」兩個版本的《人雜》作大幅度的刪剪,惟《魔戒》大熱後,此片獲准上映,並大字標題是彼德積遜作品。這套電影讓世界電影人認識彼德,也讓彼德認識了他的妻子Fran Walsh,自此之後,他所有電影都由Fran監製,他倆並一同撰寫劇本,《人雜》可說是令彼德人財兩得。
其實彼德曾在自傳Peter Jackson:A Film-maker's Journey中透露,在拍攝《群屍玩過界》(Brian Dead》後,曾有意開拍《人雜》第二及第三集。現在他仍有意開拍這兩部續集,不過由於事忙,以致開拍遙遙無期。
但喜愛彼德的邪典電影的粉絲卻沒有失望,因為他在1989年拍攝了一部成績平平的布偶黑色電影Meet the Feebles之後,他於1992年就拍攝了另一套邪典經典《群屍玩過界》,這套電影保持了《人雜》的血腥與暴力,嘔心程度比《人雜》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內容講述蘇門答臘一隻帶有變種病毒的猴子被偷運進紐西蘭動物園,男主角母親被猴子咬傷後中毒成了喪屍,男主角一面隱瞞母親已變喪屍,一面還要追女仔,導致他們周遭的人也變成喪屍,壓軸那十分鐘喪屍瘋狂大混戰,整個場面都被紅色血漿填滿,以及男主角被變成巨人的喪屍母親放入子宮「重生」一幕已成經典。就是這部電影,令彼德被荷里活片商看中,邀他拍攝另一套改編自真人真事,講述兩個同性戀者因為要在一起而殺害母親的邪典電影《罪孽天使》,從而令他踏進了荷里活的門檻。
多面手屢創新經典
《群》片可算是彼德的導演生涯中最重要的電影之一,因為在此之後,他參與了兩套紐西蘭電影製作後,就被《阿甘正傳》大導Robert Zemeckis招攬,於1996年拍攝了《不可思議的勾魂事件》(The Frighteners),並與Robert愛將米高霍士(Michael J Fox)合作。雖然此片並不能得到影評人的欣賞,覺得在《不》片中彼德那種極血腥暴力的黑色幽默盪然無存,但仍沒有影響荷里活片商對他的信心,於2001年,他就開始拍攝傳世經典《魔戒》三部曲,影評人幾乎都一致讚好,驚嘆彼德能夠把托爾金那雄奇壯闊、錯縱複雜的史詩小說改編成電影,並拍得那麼盪氣迴腸。彼德憑此片名成利就。《魔戒》三部曲令他成功爭取到拍攝他從小到大最愛的電影《金剛》,《金剛》令彼德的事業再創頂峰。
金錢與榮譽卻並未蒙敝彼德雙眼,反令他敢於作多方面嘗試,好像2009年,他就拍攝了親情靈異電影《屍中罪》(The Lovely Bones),之後他又與史提芬史匹堡合作,拍攝改編自比利時經典漫畫的3DCG電影《丁丁歷險記》(The Adventure of Tin Tin)。不過《屍中罪》與《丁丁歷險記》無論票房與口碑都不及《魔戒》與《金剛》。
千呼萬喚下,彼德再次改編托爾金的經典,成就哈比人前傳三部曲電影。《哈比人》雖打響頭炮,但不少影評人已狠批之後的兩集無以為繼,只因他們覺得《哈比人》的故事比《魔戒》薄弱。但天才總有化腐朽為神奇之能力,況且就算給那些影評人說中,《哈比人》不能超越《魔戒》,彼德還有後着——其實托爾金除了《魔戒》與《哈比人》兩套小說外,他的兒子Christopher Tolkien把托氏描寫「魔戒」世界相關的故事整合,出版了《精靈寶鑽》(The Silmarillion),內容描述《魔戒》世界很久之前的故事、即天地之初的故事,內裏主要講述索倫還未變成魔君前,與「前任」魔君、大魔神米爾寇(Melkor)與中土英雄對抗的故事,極有可能在若干年後,彼德會把這故事再拍三部曲,筆者覺得,總比魯卡斯把自己的電影公司賣給迪士尼,現在正籌備開拍的《星戰》後三部曲好吧!
撰文:蒲東

2013年1月7日 星期一

南亞海嘯正面啟示 放下歧見方能逆境求生 吳雄


2013年1月8日

南亞海嘯正面啟示 放下歧見方能逆境求生

中央政策組首席顧問邵善波說過,政府要準備打一場輿論戰,這對已經火花四濺的香港社會並沒有好處。梁特首首份施政報告下周出爐,如果邵大人是電影迷,應該建議特首撥款請全港八九十後看《海嘯奇蹟》,影片告訴世人要懂得幫助別人,在困境面前放下歧見攜手同行,才能發放左派中人口中的正能量。
2004年12月26日上午八點五十五分五十五秒,蘇門答臘發生史上第二強的大地震,引發的三十公尺高巨浪席捲印尼、斯里蘭卡、泰國、馬來西亞、索馬里等地。來自西班牙的五人家庭在泰國度假,一個巨浪把他們沖散,媽媽Maria(娜奧美屈絲飾)和大兒子Lucas在水中飄散,丈夫Henry(伊雲麥葵格飾)則與兩位小兒子Simon和Thomas在酒店。
儘管一家人一分為二,看着水中漂浮的汽車,掛在樹上的屍體,正常人都覺得家人已經罹難,然而,他們卻始終相信親人仍在,於是各自開始求生和尋親的旅程。那份對家人還在的信念,令Maria忘記了大腿的重傷,Lucas原本是個自私的孩子,當聽到災場傳來小孩的哭聲,媽媽表示要去搜救對方遭Lucas反對,Maria告訴兒子,如果那小孩是自己的弟弟,還去不去救?Lucas終於還是妥協了。後來他們要爬上大樹躲洪水,兩母子和陌生小朋友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才成功,最後Lucas掏出褲裏的可樂,一人一口,嘗到了救人一命的喜悅。後來媽媽被送進醫院,Lucas開始在醫院裏幫傷者尋找親人,無意中看到陌生小男孩與爸爸重聚抱頭痛哭,他明白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的意義。
親情令人動容
爸爸Henry和兩個兒子也沒在酒店裏呆着,Henry把兒子交給了慈善機構,自己一個人走上了尋親之路。三人分手一幕感人至深,Henry堅信妻子會熬過這場浩劫,兩位小兒子也深信自己的爸爸會回來接走他們。然而,Henry在打給爸爸的電話中還是流下了男兒淚,他為節省手機的電池,匆匆幾句就收線,但手機的主人鼓勵他再打,不要讓遠方的親人擔心。
重逢之路九曲十三彎,在Maria入住的醫院裏,Henry曾在病重的妻子的病床走過,曾與追尋他的Lucas擦身而過,讓人焦急非常。同時,Simon和Thomas的小巴也在醫院停下,其中一人因心急找廁所,結果與大哥Lucas見面,三兄弟久別重逢抱作一團,最後爸爸來到,一家人得以重聚。整套影片節奏明快,並沒為製造催淚彈而故作拖曳,實在是難得的佳作。
看試片時電影公司貼心地每人送上一包紙巾,不知道有多少人用過紙巾?記者卻沒有打開過,因為影片讓人看得熱血沸騰,令人動容的兄弟情,讓人看完想多生幾個小孩。猶幸那是一部有關南亞海嘯幸存家庭的故事,讓人早早就知道他們會大步檻過,觀眾可安心等着一家五口團聚,否則恐怕紙巾再多,擦得汗來,會不夠擦眼淚。
故事背後真正的女主人是西班牙醫生比隆(Maria Belon),他的丈夫在日本從事金融業,影片裏提及當時丈夫面臨裁員,比隆安慰對方自己可以恢復工作。可見,他們一家早有了同舟共濟的觀念。對於當初導演尊安東尼奧拜納要拍她一家的故事,比隆感到莫名其妙,「我們都生存下來了,有什麼值得拍呢?為何偏偏選上逃過大難的家庭呢?但之後我們明白,只有我們才能說出災難時受過的痛苦。」
記者和很多行家都質疑過,為何拍攝西班牙人家庭的故事,卻偏偏由白人演員來飾演?在鬼門關門口走過一圈的比隆說:「我聽膩了這樣的言論了!這部電影不是有關國籍、種族、膚色,這是有關人類!我們願意分享故事的其中一個理由,就是擯除國籍的觀念,我不在乎演員是黑人、啡人還是綠人,任何東西我都不在乎!」
沒有膚色之分
比隆的說法簡直是對世人的當頭棒喝,在海嘯裏哪裏還有膚色之分?所有人都是泥黃色的,所有的屍體都是黑色的。《海嘯奇蹟》給記者最大的感觸就是,當香港社會不斷在劃分中國人和香港人時,是多麼幼稚和可笑的行為?約翰連儂早在幾十年前已經在高唱四海一家的思想,什麼地球村、國際人的觀念早已成為潮流,我們卻在把自己的不滿,宣洩在內地人身上,這實在是可笑至極。
比隆還分享海嘯後的心態,「我不再介意任何事情,我只要活在當下。我在海嘯裏三次與死神見面,一次在樹上、兩次在醫院裏。」她一度為掙扎求存感到疲憊,心想不如死了算了。「當我看到我的丈夫,我跟他說:太好了,我終於可以休息一下了。當時他說:我來到這裏不是要聽你說這話!」大兒子Lucas今年已經十八歲了,這位在醫院裏跑出跑進幫忙病人的小孩,順理成章成為見習醫生。Thomas今年也十六歲了,現在一邊在學校讀書一邊做社會服務,Samuel今年十三歲了,他告訴媽媽將來想當警察或消防員。
比隆參與了本片不少的工作,比如選角,以及一些畫面處理的建議。「我告訴導演一定要讓觀眾都沉入水裏,導演很驚訝,我說那是唯一的辦法讓觀眾經歷生與死,他們走出影院會為自己在生而慶幸。」她參與影片的拍攝後,希望能重返醫生的行列,但她並沒有憎恨水,因為「那不是海洋的錯!」
Bayona談到影片時說:「這部電影要說的,不只是如何逆境求生,更重要的是為誰而求生?你要怎樣生存下去?巨災帶來的震撼,令人反思生命何價。這段真人真事,知道的人莫不深受感動。把經歷搬上銀幕並非易事,在技術層面來說已經很棘手,更難的是如何平衡展現人性,包括面對災難時的恐懼和人間有情。透過電視及互聯網的即時傳訊,我們都見識過海嘯如何塗炭生靈。然而,《海嘯奇蹟》想帶給觀眾的,是當中最令人動容、扣人心弦的真實故事。這些都是在新聞片段中看不到的。」
片中的海嘯場面,由曾奪得奧斯卡最佳視覺特技獎的大師級人馬Felix Berges和Pau Costa負責。由於電腦營造出來的水流仍有不足之處,所以兩位大師決定要用真水重塑海嘯的效果。每天劇組人員運來三萬五千加侖的水到片廠,注滿一百米乘八十米的大水缸。娜奧美屈絲被海嘯沖走的驚險場面,就是在這個水缸內耗上一個半月才拍攝完成。
奧斯卡熱門作
女主角娜奧美屈絲的演出大受好評,電影雜誌Empire更預測她大有機會入圍奧斯卡。娜奧美屈絲卻被比隆的求生毅力感動,「我真的很想與她見面,見面那天我心情十分緊張,入房間就與她握手。我緊張得不知該說什麼,我最後說我只是一個小演員,我想問你一些愚蠢的問題,你怎麼熬過那段時間?你是怎麼活過來的?我只是呆呆坐在那,靜靜等她說話。」
娜奧美屈絲表示影片的前部分體力付出很大,「然後就一直躺在床上,因為當時她已經嚴重失血,瀕臨死亡。當你不斷保持同一個姿勢,這在演出上是很困難的,於是我問比隆當時的心情。她說在死亡之前不會讓自己死去,她在不斷與死神抗爭,透過與大兒子開玩笑,鼓勵他主動去幫忙其他人,等大家都可以堅強地撐下去。」
男主角伊雲麥葵格是第二次與娜奧美屈絲合作,他說:「跟她合作很開心,我們有過合作的默契,加上有時間慢慢建立家人一樣的關係,不然的話,觀眾感受不到影片一家人掙扎求存的決心。我在泰國拍攝之前,剛在也門拍完另一部戲,所以我與三個小演員有時間建立感情,我們一起打乒乓球,與小孩子一起拍電影是很不錯的經歷,有人嚇唬他們做一些演出,但我從來不會這樣。」
《海嘯奇蹟》之前已經獲得金球獎最佳女主角的提名,飾演Oscar的小演員湯姆賀倫更奪得廣播影評人頒獎禮的最佳新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