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29日 星期三

英華女學校校長 衝出港島 再衝出香港 吳雄 校長訪談


2013年5月27日

英華女學校校長 衝出港島 再衝出香港

去年9月,港島傳統名校英華女學校從中環的羅便臣道,搬到深水埗青山道的暫遷校舍上課。從外人看來,這簡直像一齣千金小姐落難記,校長李石玉如卻認為這是學生、學校了解社會的好機會,更秉承為低下階層服務的創校核心價值。
李太與英華女學校很有緣分,上世紀六十年代舊校舍重建,她才有機會入讀該校;五十多年後校舍像不大稱身的舊旗袍,她以校長身份拍板搬校裁剪新衣。用她的話說:「人人都在說全球化,如果連香港島都衝不出去,我們的學生談何衝出香港?」
李太2001年擔任英華女學校校長,隨之迎來兩大挑戰,一個是教改(詳見另文),一個是校舍重建。「2009年學校宣布重建,期間和之前的籌備階段很艱巨,一來舊校舍所在位置斜坡多,重建難度大;我們也想過原址重建或其他方案,但發現沒有暫遷校舍很難完成,最後決定搬校舍,工程早點完成就能早點回去。」可是,在港島卻始終找不到合適的暫遷校舍。後來教育局提議去九龍,這意味着全校千多名師生搬家過海,影響甚巨,另一問題是找誰借地方呢?
「現在這裏是寳血會慷慨借出來的,但他們其實可能也有自己的安排,之前也借過給培道、女拔作暫遷校舍,我們是第三家。他們本想如果要借就早點借,那樣就可以早點收回另作打算,但我們起碼要借到2016年,這其實超越了他們的想法,幸好他們很憐憫我們。」李太說。
本來九龍還有另一個選擇,但基於交通的考慮選擇了青山道現址。「這裏比較接近地鐵站,而且這裏是九龍西,與香港西不是相差太遠。在考慮過程中,我也想過可能有學生會嫌棄,但她們應該明白任何東西都得來不易,人家也有人家的考慮。而且我也覺得這是個經歷,我跟同學們說大家都面對困難或未知數,我們是否有勇氣去試呢?現在大家都說全球化,如果連香港島也衝不出去,談什麼衝出世界呢?」
找到真心人
去年9月開學,學生們走進陌生的深水埗,李太繼續在早會勉勵同學要把握生命裏的機會。「其實,機會用得好的就是好機會,用得不好就是不好的機會。我說大家每人想三個在這裏的機遇,開學後那個月我四出問同學,她們給我的答案都是我想聽的答案,我也不知道是真是假,比如有同學住香港仔,反映以前去中西區上學也要四十五分鐘,現在坐970也是一樣的時間;也有的說長途坐車能增進感情,我覺得她們很懂得想。」
如今總算順利過渡了,但當初決定時她也憂慮過。「有舊生問我怕不怕學生不再選英華?我說當然怕,有哪個校長不擔心生源?不過,有一回去馬灣開會,我早了兩個小時到,就在沙灘看青馬大橋,給了我時間想這些問題,那天我寫了十幾二十個靈感,我發覺其中最重要的是,如果有人因此不選我們也不要緊,因為始終有人會選我們,不選我們的就去其他學校,選我們的明知道我們的路不好走都願意來,我們豈不是挑到真心的人?於是我豁然開朗!」
「每一個學生都是神給我們的禮物,誰來都不重要,我們是公營學校,誰來都一樣的教法,她們都只是十一二歲的孩子,潛力是無限的。雖然我們之前大部分收band 1學生,即使以後級別差了又如何?這是一種經歷。我們英華女學校的歷史有一百多年,難道百年歷史就承載不了這幾年的困難?」當時,李太還無意中發現自己小時候與英華的緣分,同樣源自當年的重建計劃。
「我後來看學校的歷史,才知道1960年也經過重建,1967年正式成立舊校舍。巧合的是,我也是1967年入讀那裏的中一,記得開學時校長說校舍一些部分還未能使用,當時分上下午校上課,至10月才入伙。以往每級只有兩班,政府提供重建的資助,但強調校方必須向全港收生,於是開始有五班中一,我自己就不是由英華小學升上來的,若沒有新機會的話,也就不能在英華接受教育。現在不就跟當年一樣嗎?有那些放棄學位的人,其他人才有機會進來。」
從收生情況看來,搬校的影響確實不大。「甚至在我們還沒決定搬的時候,已經有九龍的小學校長打電話問我,想知道我們是否真的來深水埗,如果是打算介紹學生去報讀。這兩三年真的多了很多九龍來的學生,我起初以為很多人不喜歡重建,但原來有很多家長很有趣,他們說女兒小時候在九龍讀書,長大後剛好學校搬回香港,那她也可以自己坐車過海上學了。」
小息看劏魚
積極面對挑戰,樂觀面對轉變,在這次的搬校過程中尤為重要。「我開始也擔心全校一千多人跟我過海,去年立法會審批時才通過,我們的議案是早上審批的,議員下午才開始拉布,哈哈!很多家長2、3月就問搬了沒有?我問為何不等7月才問?家長說計劃搬家,明年考DSE(文憑試),我們想早點找房子,希望女兒好好備戰。原來我初期的憂慮不存在,家長自己會想辦法。所以我覺得很感恩,有的事情看上去是困難的、不好的,但原來家長也很認同我們的辦學理念。」
李太大概是香港最高的女校長之一了,她在學校政策的制定上看得遠,對過去的讀書故事也記得清。她來自沙田區,有一位當老師的爸爸,更有一位重視教育的母親。「我的年代很少人讀幼兒園,尤其是女孩子,幼兒園不是必修的,學費不菲,很多乾脆直接讀小一,所以我媽媽很好。在新界讀書與大自然接近,我小學是讀沙田市中心的信義小學,校舍沒圍牆,外面就是市集。」
人生有兩個學習的場所,一個是傳播知識的校園,另一個是歷練生活的社會。「一到小息學生就周街走,逛逛街市和街邊小店,沒什麼零食吃,就吃路邊大紅花的花蜜,或者摘一些酸味草玩。街市裏有人在劏魚、賣菜、斬雞,他們的技術很厲害,於是小時候我就學會劏魚、做家務,這些全靠小息時四處逛。」另一部分原因是後來爸爸去世,家裏困難,作為看管四個弟弟、一個妹妹的長女,她必須照顧家庭。
記者冒昧問校長讀書時是否籃球隊的,她說:「當時哪來那麼多時間打波?」她從小就習慣教弟妹,長大也與學校結緣,「中學的暑期工是在幼兒園教小朋友,黃大仙還有些天台學校,有時老師放假就找我代課,當時還在念中三四,哈哈!爸爸離世後,家裏沒錢,當時滙豐已請我做了兩個月,但我媽覺得既然有大學收我,寧願自己多捱四年,讓女兒將來有條好路走。後來進中大後我也兼教夜校」。
輸了也有獎
談到最難忘的老師,她想起念英華女學校時中四的班主任姚載漪老師,雖然只教了她一年,卻影響整個教育生涯。「她帶給我很大的感染力,後來我當老師,都會想當時她是怎麽教的?她比較強調創意,要我們做話劇、寫劇本。當時我的成績不算標青,但她給我很多鼓勵。後來誤打誤撞也加入學校的問答比賽隊,剛好由她負責訓練,她說你們贏了有獎,不會再獎勵你們,但如果輸了,我會獎你們吃下午茶自助餐。」
當時社會不富裕,下午茶自助餐已經很吸引。「後來我們果然拿到第二,那是由香港電台主辦的英文問答比賽。她請我們去灣仔一家酒店,那是我一生人第一次吃自助餐。記得她後來走的時候,給全班同學說了番話,剛好那年我爸爸離世,她沒有點明:說我們有的同學經歷困難,但沒有放棄。我覺得她雖然沒有點名,但她的一些鼓勵,透過每一個機會去教我們。」
大學畢業後她選擇了教書,當時把全份人工給家裏,靠兼職賺些生活費。教了三年她卻又離開了,「我覺得未必能幫到很多學生,畢竟回到家裏受家庭環境影響,於是申請獎學金去美國讀社工,念Family Education,我覺得什麼都源於家庭,學生一到家我們已經幫不上忙。我後來在美國、加拿大實習負責服務新移民,當時我覺得社工可以接觸那些願意走出來的人,但那些不出來求助的人怎麼辦?學校裏有一班學生在那,不用我們出去找人,不是很好的地方嗎?剛好又有一位舊校長來電讓我回去,於是重投教育行業」。
2001年更選擇回母校擔任校長一職,「首先那是自己的母校,能擔任校長的機會不多。而且,英華是傳教士創立的學校,自己可以帶職侍奉,在工作中服務神。最後,我也看到神給我的答案,我每天都看《聖經》,當時沒有清楚的答案應否回來,我過去很多決定都是很清晰的。突然有一天同事把日曆給我,日曆上剛好寫着:Go in peace. Your journey has the LORD's approval.我看到後,就覺得已經有答案了」。

輕鬆面對新高中

文憑試踏入第二年,談起新高中學制的挑戰,李石玉如校長神態自若。「其實現在沒有影響,是九十年代尾至二千年初的挑戰較大,因為現已進入收成期,很多傳媒都很緊張報道第一屆新高中,其實應緊張的是十二三年前。」
李太應對的方法是不亂出招,因為當時政府很多政策都未定,比如隨時可能收回通識科,有的學校已把地理、歷史、EPA合併成綜合人文科學。「當時我們的考慮是如果改動太大,政府一收我們不就很慘?課程和老師的編排等都要改,這對學校絕非好事。所以,可能變動的部分我們不大變,但那些一定不變的就多做,那樣不管政府如何變,我們都可應變。」
比如,中英數就是不會變的。「當時覺得語文一定不會變,必須打好語文基礎。此外,由於將來有通識元素,我們也發現課程不希望學生死記硬背,很考學生的思辯能力,所以我們推出科科皆通識的精神,至於將來是否另設通識科則另當別論。」英華期間還推出三個五年計劃,首階段是2002至07年,第二階段是2007至12年,第三個五年計劃是2012至17年。記者問學校的政策在首屆文憑試後有否調整?她自信滿滿地說:「很開心之前的路走對了,我們後來知道大學收生都注重language,所以不用怎樣改。」
至於會否考慮轉直資,李太說:「肯定不會!」然而,現實還是要面對的,直資學校除了領取政府資助,還透過學費增加資源,李太坦言這是挑戰。「我們長久下去很難維持,沒錢。最近與家長商量能否每月交幾百,現在還在諮詢階段,但過程讓我感動,有家長問夠不夠錢?要不要多收點?甚至問為何不轉直資。」
低調傳統
然而,英華女學校創校校祖是倫敦傳播會的傳教士,從來不是為千金小姐辦校,「當時社會上很多有錢人要求教會辦女子學校,但我們專收低下階層學生,甚至是一些妹仔學生,只是後來出了名,那些富家女才慕名而來」。英華學生都很低調,就算坐車上學也要街頭下車走回去,以至經常畢業後才知道同學的家世背景。「我進去時,爸爸已提醒這家好像是有錢人學校,你不可跟別人比較。我進去後發現很多同學背景都差不多,不過坐我旁邊的同學住羅便臣道,最讓我驚訝的是,工人會連內褲也幫她熨好。不過也有很窮的學生,比如有個同學的媽媽死了,沒有殮葬費,我們便夾錢給她。」
李太秉承校祖照顧貧苦大眾的理念,也希望香港的公營學校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我們小時候家裏沒錢沒關係,肯讀書就有上移機會。現在很多高官的童年都是刻苦的,但他們肯讀書,公營系統就提供機會。我一直覺得我們的公營系統做得非常好,但現在不同學校出現,導致兩極化愈來愈明顯。」
英華這樣的資助學校扮演的角色更重要,社會總強調不要輸在起跑線,但有誰來拉那些沒家庭背景的人一把?李太有個好例子:「我很感動的一次是,鮮魚行老師帶一個學生來面試,她今天已讀中五,年年都名列前茅,英文好又勤奮。」所以說英華能在深水埗待幾年,對九龍學生實在是福音,說不定將來能多出幾個像李太這樣的教育熱心人。 


2013年5月23日 星期四

免費就讀常春藤大學 - 老占


2013年5月23日

免費就讀常春藤大學

美國知名媒體Fast Company每年都會評選出最具創新的五十家企業,這些企業在時代變遷的洪流中,持續增進、快速改變、發展雄心壯志也遠比任何時候都還要強大。今年上榜的有很多熟悉的名字,例如Nike、Amazon、Square、Pinterest、 Target、Google、Airbnb、Apple。最吸引我眼球的,卻不是這些大牌,而是排名四十新上榜的Coursera,位於矽谷的Coursera結合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史丹福大學、蘇格蘭愛丁堡大學等多所名校,提供逾百門線上教學課程,讓世界各地民眾都能上課,全部免費。
Coursera由史丹佛大學電腦科學系教授Daphne Koller與祖籍香港的華裔副教授吳恩達(Andrew Ng)於二〇一二年二月創辦,當時只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史丹福、普林斯頓、賓州、密西根等五所大學加入,目前已經有三十三所,課程涵蓋生命科技、電腦、經濟金融、數學、商業管理、教育、人文與社會科學、醫學等十六大領域,註冊學生來自世界各地,累積達二百八十萬人,根據課程難度,每門課持續四至十四個星期不等。截至二〇一二年底,兩位創始人還沒有任何收費計劃。
對大多數人而言,進入美國與歐洲頂尖大學,都是遙不可及的夢想,Koller表示,該公司的願景是讓各國民眾無論貧富都能得到高品質教育,學到重要技能。
與以往簡單、單向的「補習天王式」課堂視頻課程不同,這個網站可以稱得上真正的網絡大學。點擊進去Coursera,你就可以看到各個大學欄目下的課程。而一旦註冊了該科,你就會收到具體的課程日曆、教材,而且還得按時完成功課、參與課堂討論,最終還必須通過結業測試。因此,在網上上課幾乎等同真正置身於課堂之中。
授課語言也包括法語、中文、西班牙語、意大利語。其中,用中文講授的課程也有很多,香港中文大學也推出有關課程,分別是李歐梵主教「中國人文經典:大師導讀」和白先勇主教「崑曲之美」。兩人都年過七十,卻仍樂意投入網上世界的實驗,勇於創新。
但一般Coursera課程的影片,都放在YouTube上面,大陸的學生除非翻牆,否則是無法瀏覽的,看來,吳教授可考慮針對大陸的學生,在土豆網或Yukou上加多一課——「如何翻牆?」

2013年5月21日 星期二

中國夢如何落實? 民族復興必先復興文化 -霍韜晦


2013年5月22日

中國夢如何落實?
民族復興必先復興文化


半年前,正當中共舉行十八大之際,我曾為文寄言(〈大破之後應有大立〉),期待中國在經歷那麼多苦難之後,應有徹底反省,改弦易轍。歷史已予中國一個機會,不只中國要革新,走出腐敗,走出國際格局對中國的疑慮,西方也要走出資本主義的困局,放下霸王心態。但路在哪裏?這就須有高遠之思、明透之見,才能撥開雲霧,再加上勇氣,敢於行動,才有可能創出新機。

事隔四月,習近平以黨總書記身份兼任國家主席,在人大閉幕儀式上,發表他的就職講話。習近平知道,全世界都在注視着他,他要給出什麼訊息呢?他提到「中國夢」,反覆九次。他認為中國必須實現民族的偉大復興,要求國家富強,人民幸福。這就是他的中國夢的內容。他同時表示:「深知責任重大,將忠實履行憲法賦予的職責,忠於祖國、忠於人民,恪盡職守,夙夜在公,為民服務。」值得注意的是,同時就職國務院總理的李克強也作了類似的表示。
改革開放 只講金錢
習近平的中國夢,立即引起海內外華人的積極回應,其中也有觀察家的分析。有人說,這是等待已久的聲音,中國,在這百餘年的苦難中,早已變得軀體全消,神氣全無;中國的優秀傳統,在歷次革命和政治運動中,早已遭到清算殆盡。我們要發中國夢,憑什麼?難道只是靠西方技術生產出來的產品嗎?靠中國工人的廉價勞動力嗎?靠腐敗的黨官嗎?靠在權力保護下成長的官二代、太子黨嗎?所有的中國人、華人都知道,習近平的中國夢說到他們的心坎裏,就是不知道如何方能實現?
現實的距離,也就是理想的距離。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在經濟上雖然取得巨大成果,但在文化上卻是趑趄不前,教育尤其失敗,整個社會都是向錢看,唯利是圖,大家都是火中取栗,不計後果。在這樣的生態下,社會的質素怎會好?人的質素怎會好?
中國在九十年代開放不久,已發現這一問題,但苦無對策。原因就是不了解教育,以為教育只是進身之階,大家的目標都在升學,以知識為本,其實是應試為本。讀書就是為了擠入大學那道窄門,然後出國;修身、立品、養德、成人的問題完全不顧,好像一群餓狼,大家都在拚命攫取。難怪有一本書叫《狼圖騰》,歌頌狼的殘忍和狡獪,似乎暗示國人,惟有具有狼一般的性格,才能在殘酷的全球競爭中勝出。
這是長期封閉自己後的開放,但在西方自由市場的誘惑下,我們很容易迷失自己。我們以為自己很有能力,可以斬將搴旗,卻不知道已經掉在別人布置好的圈套裏。
我們已經上了賊船,下一站是什麼?我們有自由嗎?別人以他的核心價值來迷惑你,以他的遊戲規則來綑綁你,你能拒絕嗎?在國際政治、外交的場合,我們變得很被動,常常順着別人的節拍來跳舞。我們不服,但無可奈何。
這就是中國的處境,儘管革命成功,民族獨立,但我們的脊樑其實還是挺不起。美國公然把交予她託管的中國領土(琉球和釣魚台)移交日本,還與日本結盟,中國只有忍氣吞聲,不敢直斥其非;日本乘機得寸進尺,放出無數話語和花招,妄圖造成既成事實,以欺盡天下人!
國民脊樑 至今未直
她忘記一百多年來對中國處心積慮的侵略,在八年侵華戰爭中,日本皇軍的鐵蹄踏遍中國東北、華北、華中、華南的大片土地,至少有三千萬中國人喪命,南京大屠殺不過是其中的一場暴行。現在,中國人的血痕尚在,日本人又再穿起軍裝,參拜靖國神社了。
中國夢,中國人可以有夢嗎?百年積弱、百年恥辱,如何洗刷?如何復興?
習近平說:「實現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必須弘揚中國精神,必須凝聚中國力量。」說得很好,但什麼是中國道路?什麼是中國精神?什麼是中國力量?我認為只有深刻了解中國文化、了解中國傳統中的智慧,了解中國歷史所呈現出來的中國民族屢越大川、不屈不撓的精神意志,才能認識中國的力量。
此種力量並非如《狼圖騰》描述的那種原始的貪婪和征服,相反,應是謙虛、禮讓、自重、自律、貞固、敬天、愛人。「君子之德,風」(《論語》),惟有重開生命教化之門,重講性情教育,自己有德,有更高的價值嚮往,別人才會尊重你。
夢境願景 如何落實
百多年來,正因為民族苦難,受人欺侮,所以國人一直在民族主義中轉。由清代的自強運動、百日維新、辛亥革命,再到五四運動、反傳統文化、迎入科學與民主,愈來愈偏激,亦愈來愈離開中國文化,終於走上共產主義的道路。
在文化大革命中,更通過批孔來批林;革孔子之命不要緊,但革了孔子代表的中國文化的命,則無異也把自己的精神行程殺死,也就是把民族的靈魂殺死了。這樣空頭的民族主義有用嗎?須知民族的生命是由其文化支撐的,沒有文化,民族只餘下野蠻的軀體;靠本能、慾望來爭勝的軀體是不可能長久的。
如今,中國已幡然醒悟,在世界各地開設四百餘所孔子學院,雖然只是以教漢語為主,但未嘗不可進而弘揚孔子之道,真正影響世界。問題是,背離孔子那麽多年,中國懂得孔子嗎?中國現在還奉行孔子的道嗎?
我很高興習近平說要走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那麽先繼承並開發我們的優秀文化傳統吧,不以孔子深刻的人性論和文化洞見來充實中國文化的內涵,又以什麼呢?中國夢不能只是夢、只是願景,它應該落實,應該在我們這一代落實。
作者為當代思想家、教育家

2013年5月5日 星期日

安倍為修改憲法鋪路-趙景倫


2013年5月6日

安倍為修改憲法鋪路

安倍晉三於4月23日對日本議會說:「什麼構成『侵略』的定義,還需要學院或者國際社會來確立。」他2006年第一次擔任首相時,也說過類似的話。《華爾街日報》說,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歷史早有定論,安倍重新解釋歷史,「大出珍珠港、巴丹死亡行軍和南京大屠殺倖存者的意料」。
安倍政府還於4月28日第一次紀念「恢復主權日」,指的是1952年《舊金山和平條約》於4月28日生效,正式結束二戰和美國對日本的佔領。安倍號召「重新拾起希望和決心」、「使日本成為強大和堅定的國家」。明確顯示他要修改和平憲法的意圖。
安倍不存在客觀真理
由於日本天皇明仁和皇后美智子也有出席紀念會而具有非常的份量,安倍等人送別他倆時,居然舉起雙臂山呼「Banzai!」(「天皇陛下萬歲!」),此舉令人震驚,因為在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軍人才會山呼「Banzai!」
4月28日的紀念會也引發沖繩居民的不滿,因為沖繩處於美軍控制之下長達二十年之久,直到1972年才結束,而且目前仍有美軍大約五萬人在那裏駐紮,島民還特別反對美軍部署經常出事的魚鷹運輸機。
安倍甚至質疑「日本佔領朝鮮」是否屬於侵略。他說:「國家之間發生的事情,從不同的角度看,有不同的含義。」對於這位日本首相來說,根本不存在客觀真理,這純粹是狡辯。
此人甚至穿上迷彩服,登上日本新型坦克;這使人想起另一個人物煞有介事地乘坐飛機降落航空母艦,宣布伊拉克戰爭「使命完成」。這兩人都將被釘上歷史的恥辱柱!
日本否認侵略罪行特別激怒了中韓兩國人民;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說,日本不以史為鑑,跟鄰國的關係就沒有前途。
安倍否認戰爭罪行走得這麽遠,甚至美國的主流媒體都感到難以置信。但是此人並未發瘋,他扭曲了的邏輯是,愈是右傾,支持率就愈高,在即將舉行的上院選舉中,就可能獲得更多選票。但是許多在野政黨,以及跟自民黨聯合執政的公民黨都反對修憲。民調顯示,日本民眾反對修憲的人數也比支持修憲的多。
要修憲,他必須掌握國會兩院的絕對多數。他的策略是跟維新會和大家黨聯合,先修改憲法第九十六條,降低修憲的門檻,再修改第九條,使日本成為「正常國家」。擁有集體自衞權和正規軍隊,走上復活軍國主義之路。現在,他已經在策劃增加防衞預算,補充自衞隊人員,修改「防衞計劃大綱」,提高島嶼防衞能力。
認為《和平憲法》「過時」
奧巴馬政府能夠容許日本修憲嗎?日本的《和平憲法》本來就是美國人寫的。當初美國要防止日本軍國主義東山再起,但是冷戰興起,美國轉而要扶植日本以對抗蘇聯。蘇聯解體後,直到奧巴馬實行再平衡戰略,把重點轉向亞太。
美國的財政拮据,更須借助日本盟國的力量。去年8月,美國前副國務卿理查.阿米塔格和前助理國防部長小約瑟夫.奈依在一項由「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贊助的報告中,主張恢復日本的第一級(Tier I)國家地位。他們說,美國跟日本共同面對中國的崛起,日本自衞隊應該發揮更大的作用。他們還說,《和平憲法》已經「過時」。
奧巴馬政府的確希望日本自衞隊發揮更大作用。美國防長黑格爾在跟日本防長小野寺武典的會談中說到:《美日安保條約》涵蓋釣魚島,美國承認日本對該島的管轄權,反對任何單方面或強制性行動改變日本的實際控制。
說得夠清楚了。華盛頓是否允許日本修改憲法第九條?她是否要重演珍珠港和巴丹死亡行軍?
中國新任駐美大使崔天凱嚴正指出,採取單方面強制性行動的是日本,不是中國。他警告日本不要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美國不要搬起日本這塊石頭砸自己的腳。

2013年5月1日 星期三

伊藤博文的「女癖」- 馬挺


2011年1月26日

伊藤博文的「女癖」

意大利總理貝盧斯科尼因召妓醜聞,又陷水深火熱;日本歷史上第一個首相伊藤博文的「女癖」,至今膾炙人口。
明治二十年(一八八七年)四月某晚,作為明治開化象徵的鹿鳴館舉行化裝舞會。深夜,一位麗裝女性光着腳逃出鹿鳴館,跳上一輛人力車,疾駛回到駿河台自宅。據說她是被伊藤博文拉到室外灌木叢中……(一說發生在首相官邸。)
這位女性是伯爵戶田的夫人極子,與伊藤並稱為「維新十傑」的岩倉具視之女,英語及社交舞的口碑極好。事件見報後,她隨夫出使維也納,不知與此醜聞有否關係。
但伊藤的「口味」很寬,喜歡藝妓也是出名的。後成為日本第一位女演員,享譽世界的川上貞奴,當初還是藝妓時,就被伊藤博文、西園寺公望等明治元勳捧紅,成為「日本第一」藝妓。
伊藤逢酒席必要有多名藝妓作陪,且一次要「搞掉」幾個──「公務之餘有藝妓相伴是無上的樂趣」云云。他出差地方,就專找二三流的藝妓。理由是一流的背後必有「勢力」,強龍鬥不過地頭蛇,省得惹麻煩。但據說只要「搞到手」的女人就馬上扔掉,故有「掃帚」之綽號。
其實不盡然。伊藤第二任妻子就是藝妓「小梅」。慶應元年(一八六五年),伊藤被攘夷派刺客追趕至下田,由在茶屋幫忙的小梅藏匿才躲過一難。伊藤慕其美貌,小梅有了身孕後,即要為她贖身。藝妓樓主以伊藤與髮妻離婚正娶小梅為條件同意了。但婚後伊藤當然照舊「漁色」。據說每晚必要有藝妓「添寢」。賢妻良母的梅子卻從不吃醋,並叮囑藝妓要關照好老公。一次伊藤發燒四十度,還要藝妓在兩側「陪寢」。而藝妓出門時,梅子不但送到門口,還贈土產為謝。伊藤自認,他最怕的就是梅子。
還有一位梅子,他卻終未到手。明治四年(一八七一年),日本派遣「岩倉使節團」到歐美,還帶了十幾個男女留學生。其中津田梅子才七歲,就給作為副使同船的伊藤留下了印象。在三藩市滯留十一年回國與伊藤再會時,津田梅子已是芳年十八,才貌雙全。
伊藤請她住到家裏當英語家庭教師。四十有餘的伊藤,正忙於起草憲法,卻常與她談論日本的將來。兩人意氣投合。後津田再次渡美深造。回國後從事教育,創建了英學塾──現津田塾大學的前身。她本人以教育為天職,終身未嫁。伊藤一九〇九年被暗殺於哈爾濱後,津田梅子英文致悼曰:伊藤公雖為政治家,但有一根魔杖,傾聽他人傾吐肺腑的魔杖,不管對象是誰,是使女,還是女孩……
明治天皇曾幾次要伊藤「謹慎點兒」。但又賞識他不蓄私財,還給過他十萬元(當時是不小的數目)。但他至死還是沒有錢,據說都花在女人身上了。
作者更正:前次〈明治改曆〉(二○一一年一月十九日本欄)文中,因作者計算錯誤,明治五、六年的西曆年代有誤。各應為一八七二、一八七三年。謹此更正並致歉。
 

中日「不友好史」拾遺十五 脫亞入歐- 馬挺


2013年5月1日

中日「不友好史」拾遺十五 脫亞入歐

與「國學」(參見「拾遺十三」)同時興起的是「蘭學」——十七世紀成為海上帝國的荷蘭的學問。荷蘭是當時唯一與日本保持貿易的歐洲國家,成為鎖國的日本了解西方文明的窗口。
日本現在的萬元鈔票上印着福澤諭吉的頭像。作為思想家、教育家,可見他的影響力之大。同時,「脫亞入歐」也被認為是他提出的。
福澤諭吉出生於大阪一個下級藩士又是漢學者的家庭。八歲開始遍讀儒學經典。後「黑船來航」,日本上下恐懼列强入侵。福澤十九歲時先到當時日本唯一的開放口岸長崎,後回大阪學習蘭學,又到江戶(現東京)教授蘭學。他所在的(一說是他開設的)蘭學塾,為日本第一所私立大學慶應義塾之濫觴。
1859年《日美修好通商條約》簽訂後,福澤發現英語更重要,就自學英語。後又找到機會,赴美渡歐。赴歐途經香港,目睹英國人待殖民地的中國人如犬貓,對福澤的衝擊很大。
福澤從歐美帶回了大量書籍,並在回國後,將在美國買到的《華英通語》中的廣東話漢字,加上日文譯註,編成《增訂華英通語》出版。他還撰寫了《西洋事情》等一系列著作,介紹在歐美所見思想、科學文明的成果,成為日本文明啟蒙的先驅之一。
慶應四年(1868年,9月後為明治元年),福澤將學塾按年號改稱慶應義塾,專注教育,主張獨立自尊。同時福澤明白,日本人尚武,故提倡以文抑武。慶應大學校徽就是一對交叉的筆尖。老圖書館保存的雕花玻璃窗圖案,也是武士下馬向學問女神跪拜。
後來福澤又創辦了《時事新報》,堅持不偏不黨,針砭時弊,甘居在野。1885年3月16日《時事新報》發表了社論〈脫亞論〉。其背景是福澤一貫支持和資助的朝鮮開化派,在日軍支援下發動的甲申政變(1884年12月4日),因清軍鎮壓而失敗,開化派出逃。福澤出資辦的《漢城旬報》社也被燒。
〈脫亞論〉表示,中國、朝鮮,囿於落後的儒學,拒絕西洋文明。而日本已漸染西方先進思想,為了不受中、朝的拖累和影響,日本應該徹底脫離亞洲,投入歐美文明。按流行語就是全盤西化。有人認為,福澤的「脫亞論」,導致了日本最終走上侵略道路。
但〈脫亞論〉當時並無大影響,是1951年才被學者發現,重新提起的。全文是否都出於福澤之筆,尚無定論。其實,查福澤的署名著作,沒有一處出現「脫亞入歐」,「脫亞」也僅見〈脫亞論〉。通曉醫學的福澤還比喻西方文明是「麻疹」,但因是「流行病」,故不可阻擋。福澤的「脫亞」思想不能否認,言語過激,是革命志士的「通病」。看看孫文、章炳麟等先哲的文章,也是一樣的。
問題在於,自己落後,不要總指責別人要先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