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27日 星期六

為赫魯曉夫正名 -關愚謙


2013年4月27日

為赫魯曉夫正名

諸位讀者,有的時候,年輕人也應該關心一下過去,尤其是當代的一些歷史。最近,習近平一上台就訪問俄羅斯,願與俄羅斯重歸於好,我就聯想到,一提起赫魯曉夫,中國像我們這老一代人就想起毛澤東一直提到的:「赫魯曉夫式的人物就睡在我們的身旁」。
赫魯曉夫非妖魔國民
當時,讓我們這些分不清是非的人聽了以後,一頭霧水,非常緊張,把赫魯曉夫當做可怕的妖魔鬼怪。毛澤東批評赫魯曉夫提出的「三和一少」(與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和平共處、和平過渡、和平競賽;少支持第三世界的民族主義革命),是分裂國際共產主義的「修正主義」,說蘇聯人民「吃二遍苦,過着牛馬不如的生活」是赫魯曉夫造成的。形容赫魯曉夫是小丑,無禮地在聯合國脫皮鞋敲講台,說赫魯曉夫無知,把共產主義形容成「土豆燒牛肉」。現在想起來,這樣地污衊一個國家的首領,真是荒唐。
六十年過去了,許多歷史都客觀地擺在我們面前,冷靜地回頭看看,真正妖魔化的不是赫魯曉夫。
1953年斯大林逝世後,赫魯曉夫當選為蘇共中央第一書記,他已經看到,蘇聯長此左傾下去非常危險,1956年他在蘇共二十大作了《個人崇拜及其後果》的秘密報告,提出破除斯大林個人迷信,強調健全社會主義法制,為肅反擴大化造成的冤假錯案平反昭雪。他停止了蘇聯國內的大規模政治鎮壓,釋放了數百萬政治犯,為近兩千萬人恢復了名譽。這對蘇聯國民的思想解放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我當時是過來人。
赫魯曉夫的為人相當平民化,沒有那種官僚習氣,比起斯大林時代的極權,有很大的改變,頗受百姓歡迎。為了不跟美國直接對立,他提出與資本主義國家消除對立,對外開放、和平競賽的口號,改變了長期形成的凝固、僵化的極左政策。赫魯曉夫積極推行農業改革,使蘇聯的民生經濟得到改善。蘇聯經濟增長的速度自他上任後到1964年,急速上升,最快時年增長曾達到13%。
現在看來,毛澤東批評赫魯曉夫執行的「修正主義政策」,顯然是完全錯誤的。赫魯曉夫本人的缺點也太多,他有時愛發脾氣,在他下面工作的人常被他罵。他想削奪黨內官僚的特權,招致怨恨;他的自由化政策更為斯大林時代的既得利益者所痛恨。他的領導風格雖然被認為是充滿活力,但也被一些人看作過於衝動。
錯批「修正主義政策」
且看,鄧小平自1978年上台後,實行改革開放的政策,比赫魯曉夫更「修正主義」,但他事先於1977年11月靜靜地外出視察,首站選擇了廣東,提出在深圳、珠海、汕頭、廈門建立特區。1979年7月,黨中央決定改名為內涵更豐富的「經濟特區」,先進行試點;1980年8月26日,五屆全國人大第十五次會議通過。這就是鄧小平,他英明的改革開放政策,大大改善了國民生活,使國家大翻身,真正富強起來。戈爾巴喬夫也想學中國的「改革開放」,但他也犯了赫魯曉夫急於求成的毛病,最後被葉利欽趕下台。筆者心想,如果當時中國的領導人是鄧小平,他一定會支持赫魯曉夫,那麼世界的歷史就要完全改寫了。可憐的赫魯曉夫,於1971年9月11日因心臟病發作,在沉寂中辭世。
對於衞國戰爭,秘密報告也沒有完全否定斯大林的功勞,即使赫魯曉夫在批評斯大林犯個人崇拜錯誤的原因時,也是比較緩和的。我估計,毛澤東並沒有好好地讀赫魯曉夫的秘密報告,一聽反對個人崇拜,他就炸了。在國內,赫魯曉夫一直被看成是造成中蘇關係惡化的罪魁禍首,其實在歷代蘇聯領導人中,他幫助中國經濟建設最多,為新中國做最多好事的正是赫魯曉夫。
看新領導的大智慧
這裏並不等於說,只是蘇聯對中國單方面的援助,我們中國也回報了很多,我這裏只想說明,赫魯曉夫並不是我們想像的那樣壞,毛澤東警告防止躺在身旁的赫魯曉夫,實際上就是指劉少奇。他心中一直害怕劉少奇篡位,毛澤東發起文化大革命的中心目的,就是想去掉劉少奇,結果正像他自己說的,「搬起了石頭砸了自己的腳」。這麼一個時代的偉人,最後成為橫眉冷對千夫指的時代罪人,不能不說是時代的悲劇。
最後,我想向中國新領導人建議,改革很重要,但也要分輕重緩急。我認為,到目前為止,新領導做得很得體,抓到核心和關鍵。一個必須急抓的是西藏和維吾爾族的少數民族問題。解決矛盾的關鍵,首先要公開檢查共產黨自己當時的大漢族沙文主義思想。筆者1958至1962在青海,眼看當地漢族領導把毛澤東的階級鬥爭搬到清真寺和藏族寺廟,小阿訇鬥大阿訇,小喇嘛鬥大喇嘛,是我親眼所見,達賴就是那時出走的。筆者認為,把那些過去的恩恩怨怨一筆勾銷,讓達賴喇嘛返回西藏圓寂,許多矛盾會迎刃而解。這就看新領導的大智慧了。

2013年4月26日 星期五

情不重,不生娑婆- 胡紫微

情不重,不生娑婆

    看话剧《青蛇》的状态大概会是这样的。看戏的时候,你跟着这戏一直乐一直乐,乐着乐着却终于落泪了。你像是被什么东西击中了。但是什么呢,似乎又不甚了了。看过之后呢,相信很多人的内心会有一种触动,这种触动挺邪性,可能让你若有所思好几天,但什么触动了你,似乎也不甚了了。看戏总是这样的吧,戏里讲一样的故事,戏外掉不同的眼泪。现在,来说说话剧《青蛇》给我的触动。    

这是一个超级老的民间传说;这是一个被从古典浪漫主义到现代解构主义几乎所有文学语汇反复表述的文本;这是一个被几乎所有的行业翘楚成功打磨过的大众娱乐的范本——冯梦龙的话本,李碧华的小说,徐克的电影,还有那部当年万人空巷至今尤闻在耳的千年等一回。。。这样的珠玉在前,这样的几乎已无话可说、无新可创,无能为力的烂熟的经典,话剧《青蛇》,却仍然选择在2013年的仲春,柔身而上,在针尖上起舞。很显然,导演田沁鑫选择了一个特别不讨好的路。

 有话,不临绝境,何以见风景。田沁鑫女士以她的作品《青蛇》——这部三个小时的大戏,临绝境,别开生面,示现大乘风景。    

修佛的人讲三界,世俗的娑婆世界,修行的如实世界,涅槃的究竟世界。这部戏,似乎恰好也正可以从这三个维度来观察。    我知道田沁鑫导演是佛缘深厚的修行人。但在大幕拉开之前,还是很好奇,这部戏她打算着落在哪儿,又如何击中现代人的心。    

一.娑婆世界:两个忧伤的女子和一个软弱的男人:    白蛇和青蛇代表了世间两类最别致的女子:白蛇,工容得貌,淑敏慧齐。一早就设计好了人生,并按这个设计步步为营。如果放在今天,一定是好学生,乖女儿,主流的职业,主流的丈夫,毫无破绽的安稳的人生。白蛇人生的核心在于规划,规划的核心则在于控制。控制自己的本性,戒除吃人妖性转而治病救人,行于当行;控制自己的生活,使其符合某种被广为认同的标准,嫁寻常人,过小日子,身为妖孽,却努力成为一个人类的母亲;甚至试图控制爱人的生死,不惜冒天威盗仙草,拯救自己的爱情。但是,当这样的女子失去控制的时候,久被压抑的巨大的势能也可以翻江倒海,令水漫金山。不曾见,我们身边多少良家妇女,都是一座悲怆的休眠火山?               

青蛇,一个忠实于内心的行动主义者。我们偶尔也会遇到这样的女子,她们总是东撞一头,西撞一头,虽然从没特意想过颠覆什么,却总是显得格格不入,总是让正人君子们感到威胁。她们自我得令人生畏,不惜赴汤蹈火,也无惧于毁僧谤佛。她们止于不得不止,唯一聆听的是自己内心的声音。所以,这样的女子非常有趣,总是特别令人费解,而又特别有自己的逻辑。比如说对于性,从从属于国家机器的公务员到乞丐小贩引车卖浆者流,一概笑纳。你看她那混乱不堪的私生活,令她的男人们眼花缭乱,不禁发出“我是处男,您是畜生”的调侃。但细想来,又何尝不是因为内心少了世间种种的分别,何尝不是另一种的众生平等。而对于法海的爱情,则让你彻底见识了长成了的小青,世间稀有的明心见性。世人看到的是袈裟,青蛇看到的是男人;世人看到的是法海对于情欲的拒斥,青蛇看到的是修行人如如不动屹立如山的光芒;世人看到的是法海槛外人的冷清,青蛇看到的是可以为之盘桓500年的心底的温存。              

许仙,一个可怜人。许仙是世间男子的化身。很多人对于许仙怒其不争,以为辜负了白娘子的爱。其实,放下分别心的话,你会发现许仙的一切判断和抉择都是可以理解的,甚至都是可以体谅的理性人的正常反应。他懵懵懂懂的接受了世间难得的一份厚礼,白娘子的爱和温柔乡,他在这里面甘之如饴,却不去想自己到底要用什么样的成长去配得上这份爱。他是好儿子,好丈夫,肯定会是好父亲,也有着和智商刚刚相配的情欲。他的问题只是,每临大事,便不能面对。不能面对自己的太太是千年的妖孽,这时候,他不会想这个妖孽也许是全世界最在乎他的那个唯一;不能面对他和小青的偷情对于太太的刺激,这时候,他不会想也许自己承担了这无心之失,这两个世间最孤独的灵魂才可能继续守望相助、彼此取暖;不能面对他的孩子没有母亲这样的未来,这时候,他不会想是自己的逃避和予取予求,让亲生骨肉生离死别;他不能面对青灯古佛的漫漫人生路,这时候,他不会想佛门清净,收容的了你的现世,却收容不了你慌乱悖抝的内心;他是一个没有非分之想,没什么了不得的贪欲和怨怼的好人,他只是不凑巧,在人生最重要的关隘,选择了软弱。而软弱的坏处是,安放得下自己,却安放不下慈悲。    

许仙的境遇告诉我们,软弱的男人除了参与酿造悲剧,就是给爱他的人,带来无尽的泪水。              

众生。众生是游戏的,是有欲的,也仅止于此。所以导演给他们在舞台上安排的调性永远是闹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大家起着哄的谋生挣钱,起着哄的去欢场消遣,起着哄的偷情,又起着哄的一哄而散。热闹而全无心肝。在众生相里,只见欲而不见情,只见缘起缘灭而不见救赎。    

法海,你到底懂不懂爱。法海在本剧中,是一个彻底颠覆既有印象的人物。我以为,这个人物是导演的落脚点,她要用这个人,说些自己的话。    

首先,田沁鑫的法海不是天理伦常的残忍的卫道者,他无意也始终没有伤害任何人和妖。他把许仙带回金山寺是为了救命;他阻止白蛇面见许仙,是料定白蛇终于见到许仙和他的怯懦,反而伤得更深。他宁可承担这个隔绝有情人的千古骂名;白蛇水漫金山动了胎气,其实利用她临盆时的虚弱给予致命一击是老天爷给的天赐良机,既救了自己的道场和僧众,又行了斩妖除魔的正道,讨巧又如法,——一般的名门正道不一直都是这样作为的么。但是他偏要错失良机,偏要等着这个蛇妖,安全生下自己的后代,再来从容地与他以死相搏。他不屑于趁人之危,也不屑于名利双收,他不关心世人如何想,如何说,他只行菩萨道。    

第二,田沁鑫的法海是冷幽默的,首先他把自己的不能动情归结于先天性心脏病,一动情,就有性命之忧。他有渡化众生的功德,却没有选择神化自己的路径。而是选择消解自己,调侃自己,不惜以卑微跟众生相应;在戏中,幽默而狼狈的法海给了剧场很多的笑声。这是导演真正的功力,也是法海这个修行人真的放下,不见慢心。     

对于法海这样的高僧,真正困难的是如何对峙小青的痴情。田沁鑫的白蛇故事里,增加了青蛇对于法海的爱欲纠缠这一条主要的线索。我以为这是话剧对于李碧华原著一处很重要的增改。这里的小青,对于法海的考验是,自渡还是渡人的两难。修行人想要圆满,总不过渡众生这三个字,但是他的难处在于眼前摆着一个现成的蛇妖,却无筏可渡。因为,渡一个妖孽,讲道理是没用的,终须用一己之身帮助小青渡过情欲之海,完成成人的修炼。但是渡了,舍己从人,就是破了根本戒,破了根本戒就不得修行的圆满;但要渡化小青,又须破了戒才得圆满。法海掉进了逻辑的死循环。所以田沁鑫说,法海有法海的纠结。当然,这个纠结里,还缠绕着法海对于青蛇无法言明的情愫。面对小青总是毫不客气地在任何场合都要攀援在他怀里的尴尬,有一次,法海也不免自我解嘲的说:砰然,但是不能心动。             

二,如实的世界:给情欲一个出路    超脱一点来看,这部三个多小时的大戏,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妖要修成人,人要修成佛。众生皆在路上,彼此克受,彼此担负,彼此驰援,累生累世。    

妖要修成人,修的是什么呢?剧里讲,是情欲。所谓蛇蝎心肠,蛇要成人,要生情。所谓有情众生。    

白蛇的修炼,着落在许仙的身上。这是一个如假包换的芸芸众生。白蛇转换人形,与许仙夫唱妇随,日夜承欢。起初一切看起来都很理想,大家都很努力经营这段情。直到两个人之间最大的秘密被戳破的那一天。就像古老的西谚所讲,每一个家庭都藏着一个肮脏的小秘密。这时候,两人的情欲面临了一次翻江倒海的考验:男人的逃避,女人的失控,出轨,怨怼,曾经的恩爱瞬间变成陌路,你都不知道每日呼吸相闻的爱人竟然可以冷漠至此。面对苦心经营的情瞬间消散如梦幻泡影,白蛇绝望了,自请进入雷峰塔,封闭了心门。从此,再跟这个世界无话。白蛇的修炼,从有情开始,到无欲终结。    

青蛇的修炼,着落在法海身上。特别不巧的是,法海是一个修行人,是世间极少数可以让渡一切,偏偏只除了情欲无法舍给她的那一类人。一个修情欲,一个修无欲,两个人的修行狭路相逢。这样的相逢,很苦,但也因为苦,便胜却人间无数 。剧中有这样一段:法海面对小青的苦苦索情,正色道:生忍,法忍,无声忍,是完成佛事的忍辱布施,心不行淫妄,而能行大忍。小青问:什么意思?法海道:就是没拿你当回事。小青一拳打向法海:无情似铁,就是你要做的人?法海默然。小青面对观众:我的男人就该这样屹立如山。我的爱不退转。    

我爱你,我的爱与你无关。为了爱,忍辱至此。这样的女子,看不破时业障如恒河沙,看破时就是百千万劫亦难遭遇的证量。小青身上有着令人不能直视的勇气。所以,从境界上看,这样的女子,终胜白蛇一筹。导演讲到青蛇,用了“特别值得敬重”这样的话。    

小青修的是情欲,修来的是爱。    

爱。爱是什么。借用基督的话做个近似的比量,爱是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无止息。 她在法海的梁上,盘踞了五百年,只为了一个永远不被接纳的未来。但是,她的爱并不因此而退转。她在爱的面前,断疑生信。     

最后一场戏,在五百年后民国时期,对于这份自己拒斥了500年,也跟随了自己500年的不退转的爱,再度面临圆寂的法海,终于对于小青有了这样的轻轻一诺:等我回来。。。

再给你授业解惑。法海的临别一语,给了纠结累世的情欲一个如法的出路。这个出路,是慈悲。    

记得那天看到这里,几乎痛哭失声。今天写到这里,仍是这样。作为有情众生,总有一种东西会让你泪流满面。这种东西,叫慈悲。           

三,究竟的世界:    对于这个“究竟”的境界,导演田沁鑫说,这是她未及言说的部分。我想,也许是因为这个“究竟”根本就是不可言说,不可称量的吧。言尽于此,不如放下。    

如果有人要我用一句话来最后界定一下这部剧的价值,我想,我会说,这是一部大乘之作。只为最上上乘者说。   

《青蛇》开场和结尾,分别是一场法事。看这部戏,也是一种修行。               

补记:    这篇小文写得很艰难,倒不在于无话可说。而是千言万语,骨鲠在喉。太多想说的话逼仄在一处,难免行文上慌乱,顾不得有取舍,有章法,有理据。甚至也顾不得写得有意思,顾不得读者的观感。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只是认定了,理会的人,自会理会得。这是一种很新鲜的写作体验。这是话剧《青蛇》给我的机缘。谢谢田沁鑫和她几近完美的表演团队。

再多说一句,我们这个时代是一个不出大师的时代,是一个艺术和艺术家被有形的金钱和无形的禁锢肆意践踏零落成泥的时代。也许,好在因为有了田沁鑫这样专注于内心真实的艺术家孤绝的坚守,才为这个羞煞祖先只见溃败的时代,争得了仅存的尊严和颜面。好在。

2013年4月25日 星期四

文化崛起之古易今難 - 張總


2013年4月25日

文化崛起之古易今難

鄭永年談中國崛起而無文化崛起,搬出王賡武教授的四次崛起論,以古論今,不是不可以,文化的轉播要靠國力,也要靠人力,人口不到,被影響的人士太多,才是真正原因。
錢穆《國史大綱》也談中國的興盛,但不用崛起二字,應是那個時代還未流行「崛起」二字。
錢穆談秦漢,是中國史上第一因「統一而臻國力全盛之時期」,談隋唐,那是「盛運再次來臨」的時代。兩宋不是統一時代,北方還有更強大的遼國,北方的中國人已不知有故國了。
明清被王教授定為第三次崛起,錢穆只稱為「明代是傳統政治之再建」,但惡化了,因為洪武廢相,沒有了相而本身文化有限,自然種下惡果。但明朝仍有三保太監下西洋的盛事,到乾隆的十全武功只是門面功夫,去不了西洋和東洋了,中國的前三次崛起人口知多少?秦朝只得二千萬,漢初一千二百萬。
到漢平帝「漢人極盛矣」才六千萬,隋唐又如何?
隋煬帝大業最盛才四千六百萬,貞觀初年才一千三百萬,到天寶十四年最盛亦只五千二百萬。明朝人口始終在六千萬上下,到乾隆中葉開始衰落時才二億人口;到道光二年,快到鴉片戰爭才到四億人口,但人多反而國弱。
錢穆的開宗明義:「中國的民族之優秀,疆土之超越,使中國國力常卓然高出於四圍外族之上,因此中國史上對外之勝負、強弱,幾乎完全視國內政治為轉移。」當然當時的四圍外族只限於北方匈奴朝鮮半島、東洋和東南亞各地,今日是全世界各有其文化,要崛起談何容易。

文化大漲價 - 張總


2013年4月26日

文化大漲價

香港迪士尼和台北的故宮博物館都要加價了,原因是大陸客源穩定,不斬更待何時。
台北故宮管理人更明言,大陸客激增,營運成本大幅增加,何以客愈多愈不賺錢;莫名其妙的管理法,且不說故宮的文化藏物來自何處,加價另一理由是北京故宮收費較貴,所以要看齊;問題是不能將蘋果和橙來比較。
北京故宮看的是紫禁城,要看博物館要去天安門旁的國家博物館,而北京上海蘇州各大博物館早已是免費多年,市民是想去便去。台北落後矣,要搞文化,也要有些大氣,如要免費,到台北只能去誠品書局,但香港如今也有了,人流亦過了新事物階段,書種看來也不及商務的多,去幾次都是空手而回,不如上網購書更化算。
其實如今炎黃子孫的讀書數字也是向下滑,令著書人心傷的,是大陸平均每年讀4.35本,台灣2本,香港最多1本;韓國人11本,日本人8.4本,法國人10本。讀書人中已有一部分轉為網上閱讀,愛書香的人少了,至於猶太人每年讀64本,難道不用做事嗎?難以置信。
台灣說是新建了文化部,但專請明星來推廣,最多是多賣幾本暢銷書,但筆者一類人讀的是非暢銷書或古人書;可以經歷起時間考驗的書,才能對文化起作用。
大陸人讀書勁度亦下降,書價亦比通脹更高,但網上出售更直接,打個七八折,送書上門免費,對愛讀人是佳音。
回說台北故宮,上世紀九十年代筆者寓居在台北,入場收費20台幣,如今漲到250台幣。文化也大漲價,質素改善了嗎?

2013年4月24日 星期三

太空人的體驗 - 岑逸飛


2013年4月25日

太空人的體驗

楊利偉是中國進入太空旳第一位太空人,大學文化,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大校軍銜,
二〇〇三年十月十五日,他在「神州五號」太空船飛了二十一個小時,環繞地球一圈又一圈,從舷窗眺望星河美景,他的體驗是「自我感覺良好」。
什麼是「自我感覺良好」?在心理測驗上,這可不是褒詞,而是認為多少是自誇的毛病,人人都有,也許是程度不同。喜歡說「自我感覺良好」的人,通常是自以為是、信心過人、極度樂觀,同時認為自己能力超強,甚至有無可救藥的自戀。
但楊利偉不同,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有在太空船看宇宙奇景的機緣,他的體驗應是獨特的,他說的「自我感覺良好」也許另有涵義,可惜他沒說清楚,他感覺到什麼?只能讓人猜測。難怪有人說,楊利偉的「自我感覺良好」是指他覺得祖國的航天技術不錯,他為祖國強大而驕傲,他身體也好,根本與他看到的太空景象無關。
能說出在太空艙看太空星體的美妙感覺,莫過於太空人艾德格.米歇爾(Edgar Michell),他是美國阿波羅十四號任務的組員,也是第六位登上月球的太空人。他是個知識豐富的太空人,大學時念工業管理,碩士學位是航空工程,最後在麻省理工學院獲得航空學博士。
米歇爾於二〇〇八年五月三十一日與台灣聖嚴法師的一次對話,談及他從月球返回地球的體驗。他說太空船返航的方向跟飛行路徑垂直,且是旋轉着前進,為了避免太空船的溫度均衡受太陽影響,太空船每兩分鐘旋轉一次,地球、月球、太陽,以及三百六十度天空的景象,在太空船的窗戶上清晰可見。
米歇爾說,當他看到了天空、地球、月球和太陽壯闊華麗的全景,心中有着無比的感動,有着一種空靈的感覺,感受到身為宇宙造化一分子的喜悅與陶醉。他回到地球後,開始閱讀有關的科學文獻裏,卻找不到任何解釋這類經驗的說明。他又深入西方的宗教文獻找尋資料,也是一無所獲。筆者心想,如果他有看中國的《莊子》,他的體驗,正是莊子說的:「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
在古印度的梵文中發現了「三昧」的觀念。什麼是「三昧」?「三昧」最早出現於《奧義書》,後為佛學吸收,意譯為等持、正心行處、心一境性,是指專注於所緣境,而進入心不散亂的狀態。而在米歇爾的口中,他對「三昧」的理解是,「如實地看每一件事物,從內在去體驗,感受到自己跟萬物是融合一體的。」
太空人這種體驗,當然極為殊勝,但仍不能視之為開悟。這種體驗也可通過禪定達致,而最高級的禪定,連喜悅和快樂也消失了,只是寧靜。

2013年4月22日 星期一

二問安倍晉三與日本右派 趙景倫


2013年4月22日

二問安倍晉三與日本右派

一問:你們真的誠心接受日本軍國主義發動侵略戰爭失敗,無條件投降的事實嗎?看來不然。你們拒絕接受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所建立的世界秩序,甚至質疑日本侵略戰爭的實質。
安倍晉三2006年2月在日本眾院預算委員會上說:「如何界定侵略戰爭是個問題。我們不能說那是由學院決定的。如何界定上一次世界大戰,不是政府的事情。我想我們得要等待歷史學家的估量。」他在2006年7月的一次電視節目上,否認滿洲國是傀儡國家。
安倍晉三在2006年出版的暢銷書《創造美麗國家》中說:「我對日本的看法,在二戰後東京審判中判決的甲級戰犯,在國內法看來,不是戰犯。」他在去年年底第二次出任日本首相後,再次質疑東京審判,聲稱那是由戰勝國安排的。難道審判戰犯應該由戰敗國來安排嗎?
否認曾發動侵略戰爭
安倍公然否認日本軍國主義發動的戰爭是侵略戰爭。最近日本文部省修改歷史教科書,把侵略說成「進軍」。
但是早在1995年8月,當時的日本首相村山富市在談話中,承認日本「通過殖民統治和侵略,給許多國家的人民,特別是亞洲國家人民,造成極大的傷害和痛苦。」
早在1993年,當時的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河野洋平就向慰安婦公開道歉。
然而,安倍晉三質疑這兩次講話,表示要予以修改,或者發表新的講話予以取代。他特別聲稱,沒有證據表明慰安婦遭到脅迫。
他的這些觀點遭到國際輿論的譴責。但是卻表明,他這些論調的目的是要通過修憲把日本轉變成「正常國家」,享受集體自衛權,擁有正規軍隊。
在這方面,美國其實扮演了幫兇角色。在美國佔領日本期間,麥克阿瑟為日本天皇裕仁脫罪。裕仁對日本的戰爭罪行應負的責任不亞於東條英機,主要由於他的決策,使戰爭多打了兩年。麥克阿瑟和他的幕僚迫使東條和其他戰犯在國際法庭上作偽證。至少有一名日本將軍無端被絞死,為的是保護裕仁的叔叔,南京大屠殺的劊子手王子淺香。這個雙手沾滿中國同胞鮮血的劊子手居然逃過審判,在東京修建豪華宮殿,頤養天年。
麥克阿瑟還把被起訴關押在巢鴨監獄的戰犯全部釋放,其中之一是安倍的外公岸信介。他是因被控對中國進行掠奪而被監禁的,後來他成為日本首相,自民黨的創始人之一。
擾亂中國和平崛起
作為反動保守派,麥克阿瑟還為贊助侵略戰爭、為之提供資金的日本大銀行和財團脫罪。另一方面,他擔心日本會赤化,鎮壓勞工,把示威者關進監獄。
在美國縱容下,日本為戰爭罪行付出的代價微不足道。德國為戰爭付出的補償金和賠款達300億英鎊,而日本只付出了20億英鎊。
日本掠奪她佔領下的亞洲國家,黃金、白金、白銀、珠寶等總價值至少1000億美元。但是對她的戰爭掠奪從未認真調查過,更說不上物歸原主。文件表明,日本從中國掠奪的財物以金條賬戶存入麥克阿瑟和胡佛名下。(參見Sterling Seagrave, The Yamato Dynasty, Bantam Press, 1999)
二問:你們是否接受中國的和平崛起?其實這是中國副外長崔天凱提出的問題,看來答案也是否定的。中國崛起和2010年在經濟總量上超過日本,對於日本的國民心理構成沉重打擊。
安倍和日本右派的第一個反應,就是渲染「中國威脅」論。他們的第一個舉措就是加強跟美國的軍事同盟。他們挑起釣魚島衝突的一個目的,就是擾亂破壞中國的和平崛起。
安倍晉三和日本右派企圖破壞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後形成的國際秩序。國際社會能夠允許他們這樣做嗎?

2013年4月21日 星期日

集體孤獨 一起共對 占飛


2013年4月22日

集體孤獨 一起共對

有沒有留意在港鐵車廂裏有多少人在低頭看手機?曾經有人做過一個略嫌誇張的抽樣調查:在非繁忙時段,一節車廂裏有十七個人,卻有十八部手機,因為其中一人有兩部手機,一部用來跟人通話,另一部用來玩遊戲。現代人都很寂寞,而且不是離群獨居的孤獨,而是群居而喧囂的孤獨,麻省理工學院教授雪莉杜爾高(Sherry Turkle)稱之為《一起共對孤獨》(Alone Together)。
《一起共對孤獨》所探討的,是現代人活在科技世界(iPhone、facebook及各種衍生技術)所面對的「病態行為」(pathological behaviour)及「現代式瘋狂」(modern form of madness)──人際關係日趨疏離,一如此書副題所揭示的矛盾與疑問:「為什麼我們對科技期盼日漸增加而互相期盼日漸減少」(Why We Expect More from Technology and Less from Each Other)?
獨處一隅 產生幻覺
杜爾高此書並非閉門撰寫的論文,她做了四百份問卷和訪談,關注的對象主要是青少年,包括害怕打電話與人溝通的高中學生,以及沉迷電子寵物的小學生;也蒐集了大量資料,書中有不少個案分析,她想了解,現代人為什麼會以電子信息代替面對面交談?為什麼一名英國婦女在facebook聲稱要自殺,她的逾千「朋友」竟置若罔聞,甚至會留言嘲諷她?
她在此之前已寫了兩本探討電子技術與社會變革的專著──《第二自我:電腦與人文精神》(The Second Self: Computers and the Human Spirit)、《屏幕上的生活:互聯網時代的身份》(Life on the Screen: Identity in the Age of the Internet),她最關心的課題是物我關係何以持續急變:現代人總是使用無生命的物品來說服自己,儘管自己當下獨處世界一隅,仍會產生錯覺,以為自己跟很多「朋友」一起共處。
然而,杜爾高並不是反對、仇視一切機器與技術的「勒德分子」(Luddite),儘管她聲稱「如果機器也可以成為人類的竉物,終有一天會成為人類的配偶」,但她無意呼籲讀者拋棄手上的電子產品,她反而認為,正正由於科技是珍貴而有用的,更要好好珍惜,切切不可讓人際關係向上傾斜於電子複製的世界,而跟活生生的人日漸疏離,導致人際關係不斷向下傾斜。
婚禮靈堂 手機照看
科技其實並不意味着災難,科技令現代人的生活在很短的時間內經歷了不少急劇的轉變,所以必須慢下來,不要急於回覆短訊,甚至不要急於回覆電郵,騰出時間去思考Facebook向上或向下的拇指意味着什麼,去思考電子屏幕上的「表演文化」如何異化觀看者的思維方式,去思考敍述性和分析性的陳述能力如何日漸萎縮,更要重新思考「孤獨」與「共對」之間的種種生存悖論。
社交網站總是讓參與者產生「一起共對了的錯覺,但在網絡上的人際溝通卻只是一種簡化了的幻覺,有多少個like、多少個share,並不意味真實的喜歡與分享,極可能只是匆匆路過、匆匆一瞥的慣性按鈕動作,其實參與者其同面對的,只是一種「病態行為」,或「現代式瘋狂」,電子社交的參與者愈來愈孤立無助,比如在婚禮中或靈堂上,照樣有人在低頭盯着手上的智能電話。
請靜下來想想,不多久以前,十多二十年前,每一個人都有一個小小的電話簿,人們總是嘗試跟久沒見面的朋友聯繫,有時寫信,有時打電話,如今更可以利用智能手機,跟遠方的親友面對面以各自的影像作「實時接觸」(real-time contact)。
科技本來可以讓人聯繫更簡單更緊密,但為什麼人與人之間只有「疏遠的親密」、「熟悉的陌生」?因為那是「一起共對孤獨」:每一個人都好像在小屏幕上一起生活,可是在不知不覺間,早已相隔着一層「新孤獨」(new solitude)。

文化自虐狂

有很多書籍都以Alone Together命名,可以想像,大部分都是探討現代人的婚姻:兩個人(或三個人、四個人,那是婚外情)如何面對各自的孤獨?
Daley有一首歌也叫Alone Together,當中有一段副歌說:You're the desert sand, I'll be your water...and you shouldn't have to be alone, I would rather be alone together, be alone together,那是一首傷心的情歌,像沙漠的沙,在一起,但孤獨。
威廉斯.鮑爾斯(William Powers)在《哈姆雷特的黑莓》(Hamlet's BlackBerry)一書指出,科技和社會轉變其實並不可怕,他更告訴讀者,伊利莎白時代的英格蘭人也曾懷疑印刷品可能導致資訊超載,他們借用了一些工具、一些小玩意來幫助自己處理新問題,比如莎劇中的哈姆雷特就有一本膠泥小冊子,用來記錄每天的生活和思考摘要,到一天結束之時,就像抹掉黑板上的字那樣把摘要抹去,以免記憶超載。
獨立思考
鮑爾斯這本書的副題正是「在數碼時代建造美好生活的實用哲學」(A Practical Philosophy for Building a Good Life in the Digital Age)。網絡有時,資訊有時,生活有時,思考有時,那才可以充分借用科技,而不是被科技牽着鼻子走,甚或避免被科技的石頭砸自己的腳。
「虛擬現實」先鋒蘭尼爾(Jaron Lanier)在《你不是一件酷玩》(You Are Not a Gadget)一書發出了「支持人類」的宣言,他認為活在網絡時代,必須面對廣泛流行的匿名評論,因為這現象原來已悄悄也創造出一種喪失自我的「文化自虐狂」——網絡2.0時代最大的特點之一就是從眾,如此這般,正如遏制了獨立思考和思想革新。

2013年4月20日 星期六

等待是力量 - 馬露明


2013年4月20日

等待是力量

我們活在微波爐的世代之中。如同食物能在幾分鐘之內變得滾燙,我們亦期望世界上的東西都能手到拿來。看到有人在店裏摸索找贖零錢而讓等待時間更長,我們會感到沮喪;在餐廳用膳時若食物比預期遲來,我們會感到惱怒;我們手持最新的智能手機,不但期望享用快速的互聯網服務,還期望別人即時回覆郵件。隨着技術進步,一切都來得更輕鬆,等待已愈加困難。
等待對孩子來說是最困難的事情之一。如果孩子想要一樣東西,他需要現在、立即、即刻得到,這點父母應該非常清楚。不論是別人的注意、糖果或新玩具,孩子總自然地想立即得到,但等待其實有莫大好處。
棉花糖做測試
史丹福大學首推的著名棉花糖測試中,孩子必須經歷等待的考驗。研究團隊為年齡介乎三至五歲的兒童進行棉花糖測試,每位孩子需在房間留待一段指定時間,他們面前都擺放了盛着一粒棉花糖的碟子。研究人員告訴孩子他離開房間後便可以吃棉花糖,但如果他們沒有吃,十五分鐘後便會得到第二粒棉花糖。
房間內裝有攝像機,看到有孩子將椅子遠離棉花糖抵擋誘惑;有些孩子則把玩棉花糖直至研究人員回來;亦有孩子快快把棉花糖吃下了。
這測試最有趣的地方是研究團隊其後持續長達二十年的跟進研究,結果顯示成功抵抗誘惑等待第二粒棉花糖的孩子在SAT測驗均有較優秀的成績,這些孩子的父母亦表示孩子在學術、社交、壓力管理及語言方面的能力較佳。研究人員發現能夠等待的孩子在未來會更成功,證明等待是有價值的!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培養孩子耐性和自我控制的方法。兒時我常被教導不能打斷別人說話,我對此至今仍記憶猶深:每當我在媽媽講電話或跟朋友說話時問她問題,她便會轉向我叫我等待,隨後便對我說如非緊急(如有人受傷或遇到需立即處理的情況),否則要先等待她結束對話。
仿效母親的做法,我對學生亦如是。若他們在我和成人交談時想和我說話,他們需站在我旁邊耐心等待。課堂上,他們必須舉手等候機會發言,如此簡單的行為已能建立自我控制和耐心的基礎。
生日禮物啟示
最近,我和一位家長討論生日禮物和派對的話題。現今的生日派對,孩子都會被一大堆生日禮物包圍,不幸的是他們幾乎不記得誰送了什麼,每件玩具也不會玩多過一個星期的時間。這位家長告訴我怎樣把孩子的所有禮物收起並存儲起來,她的孩子知道自己的禮物被存起來了,需要耐心等待。每隔一個月左右,或當孩子表現良好時,這位母親便會拿一份禮物給他。要教導孩子等待的價值,這實在是絕妙的方法啊!
如果我們能在孩子年幼時教導他們等待,他們長大後便較有耐性和能抗拒誘惑。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在五歲時已能等待發言機會;在十五歲時能抵擋誘惑,不買流行電子玩意;長大成人後等待和合適的女孩結婚。
有多愛我們的孩子,便有多想滿足孩子所想,但請各位家長忍住,教導他們好好等待,見證孩子的成功,這等待絕對是值得的。
馬露明 教育系碩士
JEMS Learning House校長

2013年4月16日 星期二

到處濫殺無辜 美國已無寧日 - 林行止



到處濫殺無辜 美國已無寧日

一、二枚炸彈爆炸造成多人傷亡(寫稿時只知三死百餘傷〔包括一名中國女留學生及一名在終點守候爸爸衝線的八歲小童〕),第一枚於波士頓時間十五日下午四時零九點四四秒引爆,第二枚約於二十秒後爆炸,地點均在市中心馬拉松終點附近;隔了四五小時,遠離市中心的「肯尼地總統圖書館」又發生爆炸,其初警方以為是馬拉松爆炸的伸延,後來證實更可能是電線短路的意外。
每年舉行的波士頓馬拉松(全程四十二點一九五公里),始於一八九七年,以希臘一八九六年夏季奧林匹克的馬拉松項目「十分成功」,波士頓市政府見獵心喜,遂仿效之;雖然首屆波士頓馬拉松只有十八名選手(全部抵達終點),但隨着經濟發達、交通方便及健跑意識普及,參加人數逐年增加,今年這一屆的選手已突破四萬,而夾道旁觀者更在五十萬以上。非常明顯,作為一場體育項目,有這樣多的選手與旁觀者,令馬拉松算得上真正的運動盛會,其對主辦城市帶來的經濟利益亦極可觀。選手報名費一百二十(美元),八成以上選手來自外省和海外(包括香港),他們及其家人與旁觀者為餐館(賽前選手必須大量「進補」,網上遂有波士頓十家提供最多「碳水化合及高糖食物」餐廳的廣告)和酒店帶來近億生意;而前來「打氣」的家人和旁觀者,他們的觀光、消費及購買紀念品,令這場於四月第三個星期一「愛國日」舉行的波士頓馬拉松,為該市「旅遊業」共獲約一億五千萬的進賬。這種不錯的「經濟回報」,令主辦城市(或可收宣傳效益的贊助商)樂意提供巨額獎金及以不錯的酬勞吸引世界高手參賽以壯聲勢!
正因為既樹立提倡運動的健康生活榜樣又有經濟進賬,如今全球主辦馬拉松的城市數以十計,香港今年二月二十四日舉行的已是第十七屆;而揚言會主動發動核戰因此勸諭外國使館人員撤離平壤的北韓,亦如期在「戰雲密布」的去周日舉行第二十五屆萬里台(金日成生地)馬拉松,北韓的目的也許不在經濟收益,以當局深知願意踏足此一「封建王國」的人不多(今屆只有外國選手十四名、本國選手二百三十七名),然而,金正恩志不在錢,其目的無非在爭取西方傳媒的報道,這等於北韓搭了布景板,讓西方傳媒報道那些足以彰顯北韓人民生活幸福國家和平富強的「強國風範」;但此目的顯然未達,以有關報道本便甚少;由於波士頓馬拉松慘劇震驚全球,平壤的馬拉松遂「相形失色」,少人理會。
在波士頓馬拉松炸彈慘劇爆發後,倫敦市政府急不及待地宣布下周日的馬拉松將如期進行,主辦當局剛成功地辦完奧運會,因此信心滿滿,不擔心發生意外,但願倫敦馬拉松平安無事。
二、二○○一年紐約「九.一一慘劇」後一周的九月十八日,美國發生數周連串的生物(炭疽)恐怖襲擊事件(數家傳媒及數名政客收到含着炭疽桿菌的信件),最初輿論及警方都想當然地把矛頭直指激進「伊斯蘭恐怖組織」,但至二○○八年,聯邦調查局長期偵查後確定主犯為生物學家艾文斯(B.E. Ivins),他於是年七月二十七日被捕吞毒藥自殺……。
這次馬拉松炸彈慘劇,除了奧巴馬總統,幾乎美國「所有人等」均認定阿爾蓋達(基地)或其他伊斯蘭激進組織是罪魁禍首,結果是否會與炭疽襲擊案的結果一樣,現在誰都不敢肯定;但奧巴馬顯然極之謹慎,以免激怒對美國不懷好意的「恐怖分子」。不過,據本報昨天網站刊出的消息,聯邦調查局已鎖定目標,正在「追緝一名深色皮膚,揹背包的男子……,該男子操外國口音。」而有報道且指這名男子為沙地阿拉伯人。如果疑犯便是真兇,其國籍其背景已昭然若揭!值此全民(全世界)對警方破案寄予極高期待之際,警方既可能故布疑陣,亦可能情急之下「點」錯良民。無論如何,在現階段,一切都是揣測,不能作準。
由於未看到有關資料,不知「炸彈案」哪國最多,只知美國早在一八八六年五月四日便有無政府主義者及工會會員與警方(和資方)衝突而前者向警方擲燃燒彈的所謂秣市騷動(Haymarket Riot),到了一九一○年十月一日則有「洛杉磯時報爆炸案」(The Los Angeles Times Bombing),時有二名鋼鐵工會會員不滿《洛杉磯時報》偏幫資方,憤而在該報放置定時炸彈,造成該報員工二十死百餘傷的慘劇……;上世紀一九九三年二月二十六日世貿中心爆炸及一九九五年四月十九日的「奧拉荷馬市炸彈案」,大家應記憶猶新。美國炸彈案之多料高踞世界前列,而這些案子的特點為犯案者都是美國人!
這次爆炸,由於在終點附近,總算是不幸中之大幸,以此地聚集了不少專業特別是醫護人員及警察,因此雖然驚叫之聲響徹雲霄、人們豖突狼奔,但傷亡者均獲及時急救處理;令人感動的是不少完成及未完成賽事的選手,與聞慘劇發生後,都直跑至附近醫院捐血……。
三、雖然現在揣測炸彈何人所放,很易墜入捕風捉影甚至認定為阿爾蓋達所為的窠臼,但近年美國在世界和平的大環境下,四處撩是生非、南征北伐,以其擁有最先進最精銳的武備,尤其是其無人飛機,所向披靡,不知誤(濫)殺了多少無辜;有人激於義憤向美國本土進行報復,不足為奇,而這些人和組織,便被美國視為恐怖分子和組織。事實上,美國不斷屠殺外國人民(包括美國政府認定的恐怖分子),令「外交關係委員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月前公開警告必有報應(generate retributive violence);而從伊拉克及阿富汗所見,所謂「家製菠蘿」(Improvised explosive device,IED)已十分普及,且效能(破壞力)愈來愈高,當地美軍及其盟友防不勝防,時有被炸死炸傷的新聞,美國國土安全部官員對此早已憂心忡忡,擔心這種輕便簡單易製的土製炸彈會流入或在美國製造……。立國二百多年,只有美國派兵攻打外國,美國本土從未遭受外國入侵,這與其睦鄰有方及國富兵強有關,但「九.一一慘劇」改變了只有「美國外侵沒有入侵美國」的遊戲規則,認為受美國欺凌的國家無法與美國硬碰,其死士便「不怕犧牲」,以血償血,用IED回敬美國。
「波士頓馬拉松慘劇」也許和這種因果報應(retributive)有關也說不定!

2013年4月14日 星期日

零存有法 整取健康 - 梁寧茵中醫師


零存有法 整取健康

中醫認為,健康延年要貫徹應用養生之道於日常生活中。「神養」、「睡養」、「食養」及「動養」是養生方法,可以融入繁忙的香港人生活當中。
神養
中醫學有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過度或者抑壓的情緒,也會傷氣傷血,因而得出病來。每天花十分鐘,閉起眼睛,作腹式呼吸,將身體及精神平靜下來。
方法:
呼──用口呼氣時,放緩速度,感受腹部向下滑落。
吸──將手放腹部,用鼻慢慢吸氣,數三至四下,感受腹部升起;然後屏住呼吸三至四下。完全吸入並完全呼出,感受一下,隨着每次呼氣,身體內的毒素及負能量,會離開身體,而每次的吸氣,也將充滿養分及正能量的空氣帶進身體內。
睡養
睡眠對健康是很重要的;中醫認為,睡眠可以益氣血,排毒素,健脾和胃,強壯筋骨;而英國大文豪莎士比亞亦曾說:「睡眠是生命筵席的補品。」
睡養簡法:
(一)睡得合時:休息時間盡量在晚上十一時前,讓肝膽在十一時至凌晨二時間好好排毒養血。
(二)睡前泡腳:臨睡前半小時,用熱水浸雙腳,可促進氣血流通,改善睡眠。
(三)按穴安眠:雙掌貼於雙眼 ,摩擦至發熱。點揉內關穴一至兩分鐘,點揉神門穴一至兩分鐘。
食養
飲食得當,可以補益氣血,怡養精神,調和臟腑。
食養原則:
(一)飲食有節,量時得當:食量要適中,且要定時進食,早,午要豐富,晚上要輕要清,避免吃生冷、少吃燥熱、肥膩之物品。
(二)因時擇食:春夏和暖潮濕,是清熱去濕的時令,秋冬乾燥寒冷,就要滋陰補腎防燥。
(三)因人用膳:不同的體質,應該選用不同的食材。一般來說,體胖者屬多痰濕血瘀,可多吃化痰去瘀之品,如山楂、冬瓜、薏米、蘿蔔等。體瘦者多屬脾胃虛,宜食大棗、紅蘿蔔、玉米、淮山等健脾和胃。
動養
中醫認為,適當的的形體、筋骨運動,可以暢通全身經脈,排除毒素,滋養身體的氣血,令形神兼備。
動養簡法:
(一)拉筋通百脈:人過久不動就容易筋縮,而筋縮就會導致不同的疾病。每天作十五至三十分鐘的拉筋運動,就可以強腎氣,排內毒, 延年益壽。
(二)快步行:最簡便、最經濟的有氧代謝運動,每周三至五次,每次二十至三十分鐘,以快速的步伐走完五至八公里的路程。
中醫稱疾病是「邪氣」,而「正氣」就是藏在身體內,可以對抗外來疾病,防止早衰的能量。要保持正氣旺盛,就得養生。要照顧好身體,心理質素也很重要 ; 保持中庸之道,多包容,常樂觀,熱愛生命的每一階段,培養多方面的興趣,擴展生活的圈子之餘,要活得簡單。
春夏秋冬、晴天下雨、作息活動、飲食性味、朋友交往、工作學習, 將調養生命的活動, 貫徹地持之以恆地,應用於日常生活中,就不難保持身心健康,延年益壽。
作者為註冊中醫 
隔周一刊登 

2013年4月13日 星期六

手機令人更寂寞 -占飛


2013年4月13日

手機令人更寂寞

今年4月3日,是手機面世四十周年。第一通電話在1973年由馬田谷巴(Martin Cooper)用一個九吋高、重逾兩磅的「大哥大」型手機打出。當時,在谷巴任職的摩托羅拉公司,沒有多少人預料到這個新發明會改變世界或看好手機帶來無限商機,只認為方便了行政人員一邊駕車、一邊講電話。十年後,第一款「大哥大」綽號「磚頭」(brick)才公開發售,隨即啟動了一個新的革命。
目前,全球七十億人口中,估計六十億人使用手機。2012年,全球售出十七億部手機,三星、蘋果及諾基亞合共賣出八億五千多萬部,佔了一半。去年的電訊業全球營業額估計高達8千億英鎊。有調查顯示,在英、美、港,日、韓、中國大陸等「手機發達國」,平均有20%手機用家有超過一部手機。雖然如此,手機的銷量年年下跌,IDC預測2013年全球會賣出九億部手機左右。
記憶外判
手機革命其實分兩個階段:到2007年為止,手機雖然普及,但主要功能是通話及SMS。2007年,iPhone面世,手機不單改變了世界,亦改變了人類,成為大部分人生活不可或缺之物。出門忘記帶錢包,問題不大,但忘了手機卻不行,非回家拿不可。由兩三歲的幼童到七八十歲的老人都「使用」手機。手機已成「世代識別」的符號:年輕人沒有智能手機萬中無一,還使用2G的多是中老年人、怪人(eccentric)或者有反社會傾向的人、自以為「眾人皆醉我獨醒」的知識分子。
最新的一款手機廣告宣傳:手機是「終生伴侶」(life companion)。占飛許多朋友竟然同意,且認為手機比情人、貓貓狗狗還要好。手機可以二十四小時伴着你,人和寵物不行。左翼分子會說:這是典型的異化、拜物狂。誰曰不然?
壞掉或失掉手機,將會是城市人最大的惡夢,因為人們已把記憶外判給手機,例如電話號碼、電郵地址、password,甚至個人私密信件和照片等,都儲存在手機裏而非心頭。失去手機,不只是失去一個方便的工具,而是失去手機裏的許多記憶,生命裏便有一片空白,一個黑洞。
拇指一代
手機還改變了新人類的習慣。智人(homo sapiens)的進化,由昂頭挺胸、直立行走開始。如今卻繞了一圈變成「低頭族」,不再「舉頭望明月」,只顧「低頭看手機」。學生在課堂上低頭,不是打瞌睡,而是看桌下的手機。拇指一向十分重要,如今變得更重要。沒有拇指,手機拿不穩。喬布斯當年設計的iPhone本意是可以一手操作的手機,四隻手指拿着機身,用拇指掃、點、擊屏面。新款的手機大到要兩手操作,但拇指的作用不見得減低。東京的手機少年被稱為「拇指的一代」(thumb generation),因他們喜歡用拇指打短訊。
個人的生活習慣因手機而改變,譬如看電影。電影院第一個大敵是電視,隨着電視屏幕愈來愈大,人們喜歡看家庭影院多過戲院。跟着是電腦,用100Mbps寬頻下載電影,只花十多分鐘,許多人寧願下載電影在電腦上觀看,或傳送到家庭影院的電視屏上看,而不去戲院。今天,人們寧願在幾吋大的手機上看電影或電視節目。在手機上看不清楚,則索性不看,而看網上的視頻。
昔日,電視雖然是「傻仔箱」,至少是全家一起看,間中同悲同喜,談論幾句。今時今日,人們卻在電腦甚至手機上獨自看,笑,沒人一起笑;感動,也沒人一起感動。手機、電腦令人更孤獨。家,亦更孤獨。i世代卻渾然不覺,悠然自得。
據英國一項調查的結果,最多人使用手機的功能是睇鐘。難怪手機盛行以後,人們少戴了手表。戴名牌貴價表顯示身份,不算。占飛都二十多年沒戴手表了。報道說,蘋果正在發展iWatch,以手表代替手機。享受了這麼多年不用戴手表的自由,人們願意再做手表的奴隸嗎?

「煲電話粥」已成歷史

手機最諷刺的是,當初發明手提電話,本意是讓人們可以隨時通話,今天,手機反使人少談話。英國一項調查顯示,每人平均一天只與別人用手機通話十二分鐘,但用短訊、WhatsApps等合共超過三十分鐘,乃至用手機玩遊戲、上網、閱讀和聽音樂的時間,每一項都多過跟別人通電話。「煲電話粥」會不會在一兩代間成為歷史?
手機,中文最初叫手提電話、手電、流動電話、移動電話等,今天多數人都稱之為手機,因手機已不是電話那麼簡單,而是拿在手中的「機器」──通話只是其中一個功能,而且可能是微不足道的功能。網遊、WhatsApps、上社交網站聊天、玩網上遊戲、發微博等,比通電話更重要,亦佔有現代人更多時間。
電腦、電視、互聯網等新發明,在歐美是用同一名字,TV就是電視,internet就是互聯網。手機卻不同。《經濟學人》在一篇論手機的文章指出:在不同文化裏,手機有不同的名稱,顯示手機在該文化有不同的意義。
穿鑿附會
美國人稱為cell phone,重點是無線網絡。英國人及西班牙人則叫mobiles/móviles,取其不定於一隅,可四處流動。中國也有「移動電話」一語,恐怕是當初直譯英文而來。德國人叫handy,取其方便、易於掌握及單手可使用。在日本,機名「攜帶」,除了表示可隨處使用外,還主僕分明,人是主、機是僕。人「攜帶」機。如此分析,算不算穿鑿附會?便見仁見智了。
西方文化學者對後工業社會的科技發明有兩個截然相反的看法。一派認為手機會令全球文化「同質化」。只要年輕人是打機族,無論來自東、南、西、北方,價值觀和生活模式都有許多相同之處,反而他們跟同一文化、同一社會的上一輩卻距離甚遠。
另一派看法則認為,新科技受當地文化制約,就如當初胸圍傳入非洲,習慣無上裝的非洲婦女不是把胸圍當內衣穿,而是當「胸前的購物包」,買來麵包、生果均放進胸圍內攜帶。手機亦將如是。在某些社會,手機是對抗言論自由受壓制的利器,甚至是革命「武器」。

2013年4月7日 星期日

倫常慘劇的社會文化元兇 - 霍韜晦


2013年4月6日

倫常慘劇的社會文化元兇

近期,香港接連爆發兩宗親子殺害父母事件,疑兇犯案時都有「朋友」協助,情節荒謬,而且手段殘忍冷血,真是喪盡天良。
究竟有何深仇大恨,導致他們可以做出連動物都不會做的行為?不要說父母的養育之恩,至少是一直陪伴你長大的人,無情亦有義,何以反目成仇?我想,正常人固然百思不得其解,即使歹徒盜賊也不會向父母下毒手。
據傳媒透露,兩名疑犯在成長過程中有性格缺陷,一個非常自卑,把工作和感情的失敗都歸咎父母,怪父母早年逼他學鋼琴,沒時間運動,導致體形矮小,沒有女友;儘管父母也曾送他到澳洲留學,但輟學返港在職場上也不見得順暢;諸般失敗,使他認為是父母致之,所以形成怨恨。
另一個則患上妄想症,想像自己是英雄,如網上漫畫的劍客,所向披靡;由於打機時發出的聲浪太大,給父母干涉,一怒之下行兇。兩人都有一共同嗜好,就是喜歡電子格鬥遊戲,沉迷於網上的虛擬世界中,導致真假不分,無法再過正常人的生活。
性格缺陷、心理變態,也許是對這種悲劇產生的最常見的解釋。但這種解釋有什麼用?能阻止以後同類悲劇的發生嗎?反而是開脫,即幾乎不由他來負責,原因是他「失去常態」、「他不知道自己幹什麼」……,言下之意,是性格養成,與社會有關;但我們如何「處分」社會?結果只有由其家庭中的成員來背十字架。
這樣的解釋是社會學家、心理學家常用的話語,所以他們常常在發生事件之後,告訴家長與子女多點溝通、多點關愛、多點尊重,切不可自居權威,對子女的自由橫加干涉,更不可自以為是,把自己的價值觀強加給子女……;苦口婆心,很有道理,但實際上正是這一代的子女享有太多的自由、太多的「愛」,反而不知感激。
試以上述一個例子說,父母不愛他嗎?讓他自小學鋼琴,中學畢業後又送他去外國讀書,目的正是要他充實自己、加強以後在社會中打拼的動力。問題是他失敗、受到挫折,不能面對自己,人的真誠在這一刻消逝,轉而遷怒父母——這是一個非常扭曲的反應,但人的自我保護本能就會如此,十分悲哀。我們應如何教導?正是今日教育界和家長們的挑戰。
成年人,或上一世紀的人(也可以說是在工業時代、農業時代生活的人),他們怎會明白網絡的虛擬世界的魅力?從事生產的人都非常務實,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但追求享受者則務虛,根本不知稼穡艱難,享受不到時只好空想,空想破滅便想殺人洩憤。社會危機與現代人的危機成為連體嬰。
人與社會是互為因果的。造成現代人的生命扭曲、精神封閉、心理脆弱、思想逃避的罪魁禍首正是這個充滿競爭、鼓吹擁有、追求成功、重視外表的功利社會。當代的所謂核心價值,如自由、平等、人權、民主,無不被這個功利社會利用。為了成功,為了穫取自己利益的最大化,當然用盡一切手段,如賭徒般把全部資本押注在此。成功在期待之中,失敗了便不能面對。
由此可見,歸根究底是社會文化問題,在社會起主導作用的價值觀問題。許多人都說,這個社會病了,其實就是整個社會的價值觀扭曲了。
再進一步,社會變得如此,則是歷史文化問題。幾百年的資本主義、自由主義、民主、人權,目的就是促成一支功利主義的大軍,為自己利益服務,傷害別人、傷害社會,最後當然傷害自己。
人性的墮落,有社會原因;社會的墮落,有文化原因。誰能釜底抽薪,作出獅子吼?面對迷茫,誰能指示迷津,提供方向?
人類社會已經搖搖欲墜,這些不斷產生的倫常慘劇(執筆之日,日本亦發生一個十九歲青年殺死四十三歲母親,並碎屍成十五袋殘骸;大陸則有一男子因借錢不遂,連殺兩親人,再到附近小學行兇,連砍十一人的案件),就是警號,豈可等閒視之!政府、教育界、社工界、醫護界、家長,怎麼說!
作者為當代思想家、教育家

2013年4月3日 星期三

一件不為人知的大事 - 關愚謙


一件不為人知的大事

2013年4月2日

習近平獲選為國家主席的當天,就傳來了他很快訪問俄羅斯和非洲國家的消息,對我這個與俄羅斯情結很深的人來說,觸動很大,因為我大學畢業後長期在北京中央部門擔任過俄文翻譯,熟悉中蘇關係發展史,與蘇聯專家及他們的家庭建立了友誼。

赫赫大國中國新選出來的國家元首,出訪的第一個國家,竟選擇了曾為敵國俄羅斯,引起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媒體多方猜忌和警惕。筆者特別注意德國電視一台3月23日晚八點的新聞,他們把雞毛蒜皮的國際新聞都拿出來報道,偏偏不報道習主席訪俄,說明他們有多麼敏感了。
自從蘇聯垮台以後,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的關係時冷時暖,儘管在施羅德總理執政期間,德俄有過一度的蜜月期,但是西方的媒體、尤其是美國的,對俄羅斯的政治理念和普京總統的中央集權政策始終指手劃腳;尤其在對待中東國家的態度上,雙方南轅北轍,莫斯科不同意西方的干涉政策。
中俄聯盟屬敏感話題
習近平在出訪前公開宣布:「我出訪友好鄰邦俄羅斯,體現了中方對中俄關係的高度重視,也體現了中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高水準和特殊性。」習近平還特別提到中俄關係的主要任務之一是,維護二戰成果和戰後國際秩序。這句話很重要,他讓我想起了毛澤東1949年的首次和史太林會晤,給當時的世界格局產生多麼深遠的影響。
現在的中國比起1949年來說,已不可同日而語。中國主席主動提出首訪國是俄羅斯,這會對世界的格局產生極大的變化,其對全世界的震動,還要超過當年《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的簽訂。這是西方國家極不願看到的。
想當年,蘇聯垮台以前,世界分兩大陣營,西方盟國每想做一事,總有反對面,投鼠忌器;但自從蘇聯垮台後,美英法等國家想幹啥就幹啥!發動海灣戰爭、侵略阿富汗、伊拉克、「解放」利比亞、幹掉卡達菲、目前又支持反敍利亞政府的武裝……,都美其名「為了老百姓的民主和自由」,實際上是為了她們自己的經濟利益,就連西方的老百姓現在也愈看愈清楚了,但很少人敢出面說句公道話。
現在中俄重新建立聯盟,在聯合國有足夠的發言權,外加「上海合作組織」、「金磚五國」的影響力,「北約」就難以胡作非為了。
周恩來親謝蘇聯援助
必須承認,在中共1949年奪權勝利後,蘇聯幫了極大的忙。先是史太林派出大量專家來華,掰着手教如何建國、成立政府各部門,當然都是蘇聯模式的。史太林於1953年逝世後,赫魯曉夫上台,下命令對中國進行全面無私援助,派大批蘇聯專家幫助中國制訂和實現第一個五年計劃,當時中國的計劃委員會、經濟委員會、財政部等各部首長們和蘇聯專家都日以繼夜苦幹。筆者作為翻譯,是當時的目擊者。
1953年開始實施的「一五」計劃,中央決定「以重工業優先發展為方向,以蘇聯幫助我國設計的156個建設項目為中心,建立和擴建電力工業、煤礦工業、石油工業、鋼鐵工業、有色金屬工業和基本化學工業等等;製造大型金屬切削機床、發電設備、冶金設備、採礦設備和汽車、拖拉機、飛機的機器製造工業等等」。從此,奠定了新中國工業化的基礎。
1955年1月15日,毛澤東主持召開了中共中央書記處擴大會議。他強調說:「現在蘇聯對我們援助,我們一定要搞好!我們只要有人,又有資源,什麼奇迹都可以創造出來!」3月31日周恩來在國務院第四次全體會議上也提出:「在這方面,我們很落後,但是有蘇聯的幫助,我們有信心、有決心能夠趕上去。美國的核恐怖嚇不倒我們。」
1955年的夏天吧!我忘了日子了。周總理在毛主席指示下,在中南海懷仁堂大廳召開了一次「國務院各主管部門向蘇聯全面學習」的彙報會,筆者也獲允許陪同蘇聯專家參加。把我高興壞了。記得我們坐在前排,對周恩來主持會議的魄力着了迷。好像當天是閻明復做的翻譯。周總理把各部部長們一個個請到台上彙報和蘇聯專家的共事情況,對幾個部長沒抓得緊批評的非常嚴厲。我還記得他強調說:「毛主席指示我們要百分之一百二十地學習蘇聯,如果誰學不好,誰就會犯錯誤。」周總理講話,煽動性特強,至今難忘。
天有不測風雲。誰知一年後的1956年2月25日,蘇共中央第一書記赫魯曉夫突然在蘇共二十大的最後一天凌晨,拋出了一份長達四小時的題為〈關於個人崇拜及其後果〉的「秘密報告」,全盤否定了史太林,揭露了很多蘇共與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個人崇拜的醜事;這消息傳來,震動了中南海。
一個不該聽到的消息
就在這事件不久後,我某次在給中央部長們做翻譯的時候,聽部長們用中文隨便聊天說,赫魯曉夫批評史太林的個人崇拜,劉少奇和鄧小平到毛主席那裏問:是否在不久後召開的八大,也寫進反個人崇拜這一條?毛主席問,「恩來的意見如何?」答說,「他也同意。」毛澤東為此很不滿,更對赫魯曉夫樹立了成見;因為中國對毛澤東的個人崇拜遠遠超過蘇聯,批評史太林,就等於批評他。
1957年,毛澤東把個人恩怨強加在國家的頭上,向赫魯曉夫開刀。他開始批評赫魯曉夫執行「三和一少」(和平共處、和平競賽、和平過渡,少支持世界革命)的修正主義政策,又接着提到高度,說這是向帝國主義投降。中蘇關係的裂痕愈鬧愈大,最後,《人民日報》發出:〈關於赫魯曉夫的假共產主義及其在世界歷史上的教訓——九評蘇共中央的公開信〉,中蘇關係徹底破裂,蘇聯成為中國最大的敵人。現在再回過頭來讀〈九評〉,會覺得可笑;現在看來,赫魯曉夫沒有錯。
不久後,鄧小平在1956年中共開八大時表示,蘇共二十大的「一個重要功績,就是告訴我們,把個人神化會引發多麼嚴重的後果」。從此,更種下了毛澤東跟劉少奇、鄧小平的恩怨,也印證了鄧小平說的話。
毛澤東是一個城府很深的人,他心地窄小,記仇心很重,凡是一點小事,他都會記在心間,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十年後的1966年,他發動文化大革命,大搞個人崇拜,天安門前接見百萬紅衞兵,批四舊,打砸搶,並把矛頭直接指向劉少奇和鄧小平。他一定心裏在想:你們不是要反對個人崇拜嗎?我就搞給你看看!
中國要主動拿出誠意
諸位讀者。我也是一度對毛澤東的個人崇拜有過之而無不及的人。我在埃及監獄被囚禁時,有個埃及囚犯批評了毛澤東,我還打了他一巴掌。但自從國內暴露出毛澤東在文革時期把他的老戰友一個個除掉,對老戰友劉少奇、彭德懷、陶鑄等等建國功臣採取殘忍手段,才知其為人是如何心狠手辣。筆者由此聯想到,中蘇關係的破裂,與他個人恩怨有關;一個國家領導人把自己的個人恩怨和國家關係聯在一起,太可怕了。但至今,國內對此問題還不敢涉及。筆者認為毛澤東發展到後來,已是一個有病態的人,走火入魔,永遠害怕有人會奪去他的權,天天說:「防止身邊躺着一個中國式的赫魯曉夫。」這說明他對赫魯曉夫提出反對個人崇拜是多麼害怕和耿耿於懷!因而每隔一兩年就要發動一個政治運動。
中蘇破裂的關係一直拖到1992年葉利欽的訪華,簽署了聯合聲明才改善了。2001年雙方簽定了建立「戰略夥伴關係」的協議。近十二年來兩國經貿關係有了長足發展,2005年成功解決了邊界糾紛,目前兩國關係達到有史以來的最高峰,而且沒有毛澤東時期的心理障礙。
筆者常聽人說,中俄兩國國民互相不太信任,其實是有道理的,如果我是俄國人也會這麼想。誤解太深了。我認為,中共應該像德國對待自己歷史的錯誤那樣,在這方面向鄰國道歉,這更表現了我們中國人的風度和氣量;也只有這樣,兩國關係才能大踏步前進。我相信,中國是一個負責任的大國,從世界全域來看,中俄攜手,對世界和平會極為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