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16日 星期二

到處濫殺無辜 美國已無寧日 - 林行止



到處濫殺無辜 美國已無寧日

一、二枚炸彈爆炸造成多人傷亡(寫稿時只知三死百餘傷〔包括一名中國女留學生及一名在終點守候爸爸衝線的八歲小童〕),第一枚於波士頓時間十五日下午四時零九點四四秒引爆,第二枚約於二十秒後爆炸,地點均在市中心馬拉松終點附近;隔了四五小時,遠離市中心的「肯尼地總統圖書館」又發生爆炸,其初警方以為是馬拉松爆炸的伸延,後來證實更可能是電線短路的意外。
每年舉行的波士頓馬拉松(全程四十二點一九五公里),始於一八九七年,以希臘一八九六年夏季奧林匹克的馬拉松項目「十分成功」,波士頓市政府見獵心喜,遂仿效之;雖然首屆波士頓馬拉松只有十八名選手(全部抵達終點),但隨着經濟發達、交通方便及健跑意識普及,參加人數逐年增加,今年這一屆的選手已突破四萬,而夾道旁觀者更在五十萬以上。非常明顯,作為一場體育項目,有這樣多的選手與旁觀者,令馬拉松算得上真正的運動盛會,其對主辦城市帶來的經濟利益亦極可觀。選手報名費一百二十(美元),八成以上選手來自外省和海外(包括香港),他們及其家人與旁觀者為餐館(賽前選手必須大量「進補」,網上遂有波士頓十家提供最多「碳水化合及高糖食物」餐廳的廣告)和酒店帶來近億生意;而前來「打氣」的家人和旁觀者,他們的觀光、消費及購買紀念品,令這場於四月第三個星期一「愛國日」舉行的波士頓馬拉松,為該市「旅遊業」共獲約一億五千萬的進賬。這種不錯的「經濟回報」,令主辦城市(或可收宣傳效益的贊助商)樂意提供巨額獎金及以不錯的酬勞吸引世界高手參賽以壯聲勢!
正因為既樹立提倡運動的健康生活榜樣又有經濟進賬,如今全球主辦馬拉松的城市數以十計,香港今年二月二十四日舉行的已是第十七屆;而揚言會主動發動核戰因此勸諭外國使館人員撤離平壤的北韓,亦如期在「戰雲密布」的去周日舉行第二十五屆萬里台(金日成生地)馬拉松,北韓的目的也許不在經濟收益,以當局深知願意踏足此一「封建王國」的人不多(今屆只有外國選手十四名、本國選手二百三十七名),然而,金正恩志不在錢,其目的無非在爭取西方傳媒的報道,這等於北韓搭了布景板,讓西方傳媒報道那些足以彰顯北韓人民生活幸福國家和平富強的「強國風範」;但此目的顯然未達,以有關報道本便甚少;由於波士頓馬拉松慘劇震驚全球,平壤的馬拉松遂「相形失色」,少人理會。
在波士頓馬拉松炸彈慘劇爆發後,倫敦市政府急不及待地宣布下周日的馬拉松將如期進行,主辦當局剛成功地辦完奧運會,因此信心滿滿,不擔心發生意外,但願倫敦馬拉松平安無事。
二、二○○一年紐約「九.一一慘劇」後一周的九月十八日,美國發生數周連串的生物(炭疽)恐怖襲擊事件(數家傳媒及數名政客收到含着炭疽桿菌的信件),最初輿論及警方都想當然地把矛頭直指激進「伊斯蘭恐怖組織」,但至二○○八年,聯邦調查局長期偵查後確定主犯為生物學家艾文斯(B.E. Ivins),他於是年七月二十七日被捕吞毒藥自殺……。
這次馬拉松炸彈慘劇,除了奧巴馬總統,幾乎美國「所有人等」均認定阿爾蓋達(基地)或其他伊斯蘭激進組織是罪魁禍首,結果是否會與炭疽襲擊案的結果一樣,現在誰都不敢肯定;但奧巴馬顯然極之謹慎,以免激怒對美國不懷好意的「恐怖分子」。不過,據本報昨天網站刊出的消息,聯邦調查局已鎖定目標,正在「追緝一名深色皮膚,揹背包的男子……,該男子操外國口音。」而有報道且指這名男子為沙地阿拉伯人。如果疑犯便是真兇,其國籍其背景已昭然若揭!值此全民(全世界)對警方破案寄予極高期待之際,警方既可能故布疑陣,亦可能情急之下「點」錯良民。無論如何,在現階段,一切都是揣測,不能作準。
由於未看到有關資料,不知「炸彈案」哪國最多,只知美國早在一八八六年五月四日便有無政府主義者及工會會員與警方(和資方)衝突而前者向警方擲燃燒彈的所謂秣市騷動(Haymarket Riot),到了一九一○年十月一日則有「洛杉磯時報爆炸案」(The Los Angeles Times Bombing),時有二名鋼鐵工會會員不滿《洛杉磯時報》偏幫資方,憤而在該報放置定時炸彈,造成該報員工二十死百餘傷的慘劇……;上世紀一九九三年二月二十六日世貿中心爆炸及一九九五年四月十九日的「奧拉荷馬市炸彈案」,大家應記憶猶新。美國炸彈案之多料高踞世界前列,而這些案子的特點為犯案者都是美國人!
這次爆炸,由於在終點附近,總算是不幸中之大幸,以此地聚集了不少專業特別是醫護人員及警察,因此雖然驚叫之聲響徹雲霄、人們豖突狼奔,但傷亡者均獲及時急救處理;令人感動的是不少完成及未完成賽事的選手,與聞慘劇發生後,都直跑至附近醫院捐血……。
三、雖然現在揣測炸彈何人所放,很易墜入捕風捉影甚至認定為阿爾蓋達所為的窠臼,但近年美國在世界和平的大環境下,四處撩是生非、南征北伐,以其擁有最先進最精銳的武備,尤其是其無人飛機,所向披靡,不知誤(濫)殺了多少無辜;有人激於義憤向美國本土進行報復,不足為奇,而這些人和組織,便被美國視為恐怖分子和組織。事實上,美國不斷屠殺外國人民(包括美國政府認定的恐怖分子),令「外交關係委員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月前公開警告必有報應(generate retributive violence);而從伊拉克及阿富汗所見,所謂「家製菠蘿」(Improvised explosive device,IED)已十分普及,且效能(破壞力)愈來愈高,當地美軍及其盟友防不勝防,時有被炸死炸傷的新聞,美國國土安全部官員對此早已憂心忡忡,擔心這種輕便簡單易製的土製炸彈會流入或在美國製造……。立國二百多年,只有美國派兵攻打外國,美國本土從未遭受外國入侵,這與其睦鄰有方及國富兵強有關,但「九.一一慘劇」改變了只有「美國外侵沒有入侵美國」的遊戲規則,認為受美國欺凌的國家無法與美國硬碰,其死士便「不怕犧牲」,以血償血,用IED回敬美國。
「波士頓馬拉松慘劇」也許和這種因果報應(retributive)有關也說不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