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27日
英華女學校校長 衝出港島 再衝出香港
去年9月,港島傳統名校英華女學校從中環的羅便臣道,搬到深水埗青山道的暫遷校舍上課。從外人看來,這簡直像一齣千金小姐落難記,校長李石玉如卻認為這是學生、學校了解社會的好機會,更秉承為低下階層服務的創校核心價值。
李太與英華女學校很有緣分,上世紀六十年代舊校舍重建,她才有機會入讀該校;五十多年後校舍像不大稱身的舊旗袍,她以校長身份拍板搬校裁剪新衣。用她的話說:「人人都在說全球化,如果連香港島都衝不出去,我們的學生談何衝出香港?」
李太2001年擔任英華女學校校長,隨之迎來兩大挑戰,一個是教改(詳見另文),一個是校舍重建。「2009年學校宣布重建,期間和之前的籌備階段很艱巨,一來舊校舍所在位置斜坡多,重建難度大;我們也想過原址重建或其他方案,但發現沒有暫遷校舍很難完成,最後決定搬校舍,工程早點完成就能早點回去。」可是,在港島卻始終找不到合適的暫遷校舍。後來教育局提議去九龍,這意味着全校千多名師生搬家過海,影響甚巨,另一問題是找誰借地方呢?
「現在這裏是寳血會慷慨借出來的,但他們其實可能也有自己的安排,之前也借過給培道、女拔作暫遷校舍,我們是第三家。他們本想如果要借就早點借,那樣就可以早點收回另作打算,但我們起碼要借到2016年,這其實超越了他們的想法,幸好他們很憐憫我們。」李太說。
本來九龍還有另一個選擇,但基於交通的考慮選擇了青山道現址。「這裏比較接近地鐵站,而且這裏是九龍西,與香港西不是相差太遠。在考慮過程中,我也想過可能有學生會嫌棄,但她們應該明白任何東西都得來不易,人家也有人家的考慮。而且我也覺得這是個經歷,我跟同學們說大家都面對困難或未知數,我們是否有勇氣去試呢?現在大家都說全球化,如果連香港島也衝不出去,談什麼衝出世界呢?」
找到真心人
去年9月開學,學生們走進陌生的深水埗,李太繼續在早會勉勵同學要把握生命裏的機會。「其實,機會用得好的就是好機會,用得不好就是不好的機會。我說大家每人想三個在這裏的機遇,開學後那個月我四出問同學,她們給我的答案都是我想聽的答案,我也不知道是真是假,比如有同學住香港仔,反映以前去中西區上學也要四十五分鐘,現在坐970也是一樣的時間;也有的說長途坐車能增進感情,我覺得她們很懂得想。」
如今總算順利過渡了,但當初決定時她也憂慮過。「有舊生問我怕不怕學生不再選英華?我說當然怕,有哪個校長不擔心生源?不過,有一回去馬灣開會,我早了兩個小時到,就在沙灘看青馬大橋,給了我時間想這些問題,那天我寫了十幾二十個靈感,我發覺其中最重要的是,如果有人因此不選我們也不要緊,因為始終有人會選我們,不選我們的就去其他學校,選我們的明知道我們的路不好走都願意來,我們豈不是挑到真心的人?於是我豁然開朗!」
「每一個學生都是神給我們的禮物,誰來都不重要,我們是公營學校,誰來都一樣的教法,她們都只是十一二歲的孩子,潛力是無限的。雖然我們之前大部分收band 1學生,即使以後級別差了又如何?這是一種經歷。我們英華女學校的歷史有一百多年,難道百年歷史就承載不了這幾年的困難?」當時,李太還無意中發現自己小時候與英華的緣分,同樣源自當年的重建計劃。
「我後來看學校的歷史,才知道1960年也經過重建,1967年正式成立舊校舍。巧合的是,我也是1967年入讀那裏的中一,記得開學時校長說校舍一些部分還未能使用,當時分上下午校上課,至10月才入伙。以往每級只有兩班,政府提供重建的資助,但強調校方必須向全港收生,於是開始有五班中一,我自己就不是由英華小學升上來的,若沒有新機會的話,也就不能在英華接受教育。現在不就跟當年一樣嗎?有那些放棄學位的人,其他人才有機會進來。」
從收生情況看來,搬校的影響確實不大。「甚至在我們還沒決定搬的時候,已經有九龍的小學校長打電話問我,想知道我們是否真的來深水埗,如果是打算介紹學生去報讀。這兩三年真的多了很多九龍來的學生,我起初以為很多人不喜歡重建,但原來有很多家長很有趣,他們說女兒小時候在九龍讀書,長大後剛好學校搬回香港,那她也可以自己坐車過海上學了。」
小息看劏魚
積極面對挑戰,樂觀面對轉變,在這次的搬校過程中尤為重要。「我開始也擔心全校一千多人跟我過海,去年立法會審批時才通過,我們的議案是早上審批的,議員下午才開始拉布,哈哈!很多家長2、3月就問搬了沒有?我問為何不等7月才問?家長說計劃搬家,明年考DSE(文憑試),我們想早點找房子,希望女兒好好備戰。原來我初期的憂慮不存在,家長自己會想辦法。所以我覺得很感恩,有的事情看上去是困難的、不好的,但原來家長也很認同我們的辦學理念。」
李太大概是香港最高的女校長之一了,她在學校政策的制定上看得遠,對過去的讀書故事也記得清。她來自沙田區,有一位當老師的爸爸,更有一位重視教育的母親。「我的年代很少人讀幼兒園,尤其是女孩子,幼兒園不是必修的,學費不菲,很多乾脆直接讀小一,所以我媽媽很好。在新界讀書與大自然接近,我小學是讀沙田市中心的信義小學,校舍沒圍牆,外面就是市集。」
人生有兩個學習的場所,一個是傳播知識的校園,另一個是歷練生活的社會。「一到小息學生就周街走,逛逛街市和街邊小店,沒什麼零食吃,就吃路邊大紅花的花蜜,或者摘一些酸味草玩。街市裏有人在劏魚、賣菜、斬雞,他們的技術很厲害,於是小時候我就學會劏魚、做家務,這些全靠小息時四處逛。」另一部分原因是後來爸爸去世,家裏困難,作為看管四個弟弟、一個妹妹的長女,她必須照顧家庭。
記者冒昧問校長讀書時是否籃球隊的,她說:「當時哪來那麼多時間打波?」她從小就習慣教弟妹,長大也與學校結緣,「中學的暑期工是在幼兒園教小朋友,黃大仙還有些天台學校,有時老師放假就找我代課,當時還在念中三四,哈哈!爸爸離世後,家裏沒錢,當時滙豐已請我做了兩個月,但我媽覺得既然有大學收我,寧願自己多捱四年,讓女兒將來有條好路走。後來進中大後我也兼教夜校」。
輸了也有獎
談到最難忘的老師,她想起念英華女學校時中四的班主任姚載漪老師,雖然只教了她一年,卻影響整個教育生涯。「她帶給我很大的感染力,後來我當老師,都會想當時她是怎麽教的?她比較強調創意,要我們做話劇、寫劇本。當時我的成績不算標青,但她給我很多鼓勵。後來誤打誤撞也加入學校的問答比賽隊,剛好由她負責訓練,她說你們贏了有獎,不會再獎勵你們,但如果輸了,我會獎你們吃下午茶自助餐。」
當時社會不富裕,下午茶自助餐已經很吸引。「後來我們果然拿到第二,那是由香港電台主辦的英文問答比賽。她請我們去灣仔一家酒店,那是我一生人第一次吃自助餐。記得她後來走的時候,給全班同學說了番話,剛好那年我爸爸離世,她沒有點明:說我們有的同學經歷困難,但沒有放棄。我覺得她雖然沒有點名,但她的一些鼓勵,透過每一個機會去教我們。」
大學畢業後她選擇了教書,當時把全份人工給家裏,靠兼職賺些生活費。教了三年她卻又離開了,「我覺得未必能幫到很多學生,畢竟回到家裏受家庭環境影響,於是申請獎學金去美國讀社工,念Family Education,我覺得什麼都源於家庭,學生一到家我們已經幫不上忙。我後來在美國、加拿大實習負責服務新移民,當時我覺得社工可以接觸那些願意走出來的人,但那些不出來求助的人怎麼辦?學校裏有一班學生在那,不用我們出去找人,不是很好的地方嗎?剛好又有一位舊校長來電讓我回去,於是重投教育行業」。
2001年更選擇回母校擔任校長一職,「首先那是自己的母校,能擔任校長的機會不多。而且,英華是傳教士創立的學校,自己可以帶職侍奉,在工作中服務神。最後,我也看到神給我的答案,我每天都看《聖經》,當時沒有清楚的答案應否回來,我過去很多決定都是很清晰的。突然有一天同事把日曆給我,日曆上剛好寫着:Go in peace. Your journey has the LORD's approval.我看到後,就覺得已經有答案了」。
輕鬆面對新高中
文憑試踏入第二年,談起新高中學制的挑戰,李石玉如校長神態自若。「其實現在沒有影響,是九十年代尾至二千年初的挑戰較大,因為現已進入收成期,很多傳媒都很緊張報道第一屆新高中,其實應緊張的是十二三年前。」
李太應對的方法是不亂出招,因為當時政府很多政策都未定,比如隨時可能收回通識科,有的學校已把地理、歷史、EPA合併成綜合人文科學。「當時我們的考慮是如果改動太大,政府一收我們不就很慘?課程和老師的編排等都要改,這對學校絕非好事。所以,可能變動的部分我們不大變,但那些一定不變的就多做,那樣不管政府如何變,我們都可應變。」
比如,中英數就是不會變的。「當時覺得語文一定不會變,必須打好語文基礎。此外,由於將來有通識元素,我們也發現課程不希望學生死記硬背,很考學生的思辯能力,所以我們推出科科皆通識的精神,至於將來是否另設通識科則另當別論。」英華期間還推出三個五年計劃,首階段是2002至07年,第二階段是2007至12年,第三個五年計劃是2012至17年。記者問學校的政策在首屆文憑試後有否調整?她自信滿滿地說:「很開心之前的路走對了,我們後來知道大學收生都注重language,所以不用怎樣改。」
至於會否考慮轉直資,李太說:「肯定不會!」然而,現實還是要面對的,直資學校除了領取政府資助,還透過學費增加資源,李太坦言這是挑戰。「我們長久下去很難維持,沒錢。最近與家長商量能否每月交幾百,現在還在諮詢階段,但過程讓我感動,有家長問夠不夠錢?要不要多收點?甚至問為何不轉直資。」
低調傳統
然而,英華女學校創校校祖是倫敦傳播會的傳教士,從來不是為千金小姐辦校,「當時社會上很多有錢人要求教會辦女子學校,但我們專收低下階層學生,甚至是一些妹仔學生,只是後來出了名,那些富家女才慕名而來」。英華學生都很低調,就算坐車上學也要街頭下車走回去,以至經常畢業後才知道同學的家世背景。「我進去時,爸爸已提醒這家好像是有錢人學校,你不可跟別人比較。我進去後發現很多同學背景都差不多,不過坐我旁邊的同學住羅便臣道,最讓我驚訝的是,工人會連內褲也幫她熨好。不過也有很窮的學生,比如有個同學的媽媽死了,沒有殮葬費,我們便夾錢給她。」
李太秉承校祖照顧貧苦大眾的理念,也希望香港的公營學校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我們小時候家裏沒錢沒關係,肯讀書就有上移機會。現在很多高官的童年都是刻苦的,但他們肯讀書,公營系統就提供機會。我一直覺得我們的公營系統做得非常好,但現在不同學校出現,導致兩極化愈來愈明顯。」
像英華這樣的資助學校扮演的角色更重要,社會總強調不要輸在起跑線,但有誰來拉那些沒家庭背景的人一把?李太有個好例子:「我很感動的一次是,鮮魚行老師帶一個學生來面試,她今天已讀中五,年年都名列前茅,英文好又勤奮。」所以說英華能在深水埗待幾年,對九龍學生實在是福音,說不定將來能多出幾個像李太這樣的教育熱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