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21日 星期三

本質樸素美學--枯山水庭園 香港電台

出版日: 2012/11/22
古往今來,世界各地的皇族顯貴都喜歡 庭園。他們在皇宮大宅之中置一庭園, 園內景致任其擺布,展現萬種風情,閒 時流連其中,樂而忘返。
不過,日本卻 有一種庭園,面積小巧,只得砂石苔 蘚,同樣蘊含無窮趣味,令人着迷,這 就是枯山水庭園。 枯山水庭園早見於平安時期,但當時更 盛行的是,中國傳入、有山有水的迴遊 式庭園,以觀賞遊玩意味較重。
隨着室 町時代禪宗佛教盛行,庭園設計吸收了 北宋禪意極濃的水墨畫風格,加上禪宗 講求簡約純淨的意境,枯山水庭園的造 園工藝達到登峰造極的境界,成為表現 「侘寂」的最佳典範。
「侘寂」——日 本美學,強調本質樸素之美。 枯山水庭園構造精妙簡潔:在一片白砂 之上,以耙劃製出各式紋理,再以兩三 塊為一組立起石頭,海洋島嶼、高山河 川等景色已然——呈現。不過,景物帶 動人的情緒,砂石的擺放又隱含不同寓 意,觀看的人靜靜坐在庭院一旁,各有 領受,禪意盡在不言中,那份感動可能 一閃即逝,正好詮釋了侘寂之美。
枯山水庭園多見於日本的禪宗寺院。而 在京都,有兩處的枯山水庭園尤為著 名,分別是龍安寺及大德寺大仙院。 龍安寺建於1450年,應仁之亂時曾遭焚 毀,1488年重建,之後由豐臣秀吉和德 川家族加以擴建,形成今天的規模。龍 安寺方丈館堂外的方丈庭園,本來只得 寥寥的知音人, 但1975年英女皇訪日之 時,指明要造訪龍安寺,更對這庭園讚 不絕口,方丈庭園因而聲名大噪。
水墨畫留白意境
如今,龍安寺方丈庭園每天都有不少遊 人在門廊之上沉思。只見這二百五十平 方米左右的小小庭園內鋪滿白砂,十五 塊青石分三組擺放,留下大片白色空 間,頗有水墨畫中「留白」的意境。
據 說人處身庭園之中,無論從任何角度 看,都不可能看清所有石頭。這內裏的 隱義有不同解說,一說指其寓意是世界 之大,無人能看到完整,明白了這一 點,就應放下執着;另有一說指,三組 石頭代表「虎負子渡河」的故事。
話說虎媽媽帶着三隻小虎準備渡河,牠 每次只能帶上一隻游過河,但三隻小虎 之中有一隻特別兇猛,留下牠與兄弟獨 處,兄弟必遭殺身之禍。
虎媽媽思前想 後,想出迂迴的方法,自己多走一轉, 終於把三隻小虎安然帶過河。故事中的 惡小虎寓意人的惡念,故事提醒眾人, 放下惡念到達彼岸並非易事,宜多花功 夫,時時自省。 大德寺另一風格 和龍安寺一樣,大德寺亦建於室町時 代,內有二十多個塔頭別院,平日並非 全部對外開放,可幸大仙院是其中一個 經常開放予遊人參觀的別院,而大仙院 的方丈石庭是不可錯過的庭園。這個石 庭除了砂石,還用上了枯木、常青植物 等材料,加上苔蘚,形成深淺不同的青 灰色調,看起來更像一幅立體的山水 畫。
和龍安寺不同的是,大仙院方丈石庭並 非一目便可瞭然。它圍繞整個方丈館 堂,每一邊都有不同景致。白砂形成的 水流時而波濤洶湧,時而在亂石中穿 流,走到最後,景色忽然變得開朗平 靜,有如到達大海。有說這代表人生經 歷了不同階段,最終懂得放開,有歸於 無。
只可觀而不可踏
枯山水庭園中紋理分明,遊人只能觀 賞,不能踏足其間,所以亦有「拒人」 庭園之稱。打理白砂的紋理是僧侶必修 的功課。他們每天早上開寺之前要以耙 整理白砂,撿走從矮牆外飄來的落葉, 令庭園數百年來保持不變。 若有機會到龍安寺一遊,請不要錯過方 丈館堂後方的「蹲踞」。
「蹲踞」是茶 室前洗手用的裝置,叫作「蹲踞」,意 指即使是達官貴人到此也要蹲下洗手, 以表謙虛。龍安寺的蹲踞外圓內方,方 形的注水口從上方起,順時針方向依次刻上「五、隹、疋、矢」四字,加上方 形注水口所代表的口字,化成「吾唯知 足」四字,提醒來客知足常樂。在這裏 洗洗手,放下煩惱,便可繼續悠然上 路。
旅遊資訊
1. 龍安寺是世界文化遺產,公元1450年 興建,細川勝元在此開設禪寺,稱龍安 寺。 開放時間:上午8時至下午5時(12至2 月冬季期間由早上8時半至下午4時半) 入場費:400日圓 前往方法:市營巴士龍安寺站(地鐵東 西線三條京阪站前轉乘59路巴士)
2. 大德寺是臨濟宗大德寺派的大本山, 屬於日本的佛教禪宗派別之一,而這也 是在日本公認體驗禪道的最佳場所。大 仙院精巧的方丈石庭也是頗具盛名。 開放時間:上午9時至下午5時(冬季只 到下午4時半) 入場費:400日圓 前往方法:從京都車站搭烏丸線到北大 路站,從那邊到寺廟搭巴士或計程車都 只要5分鐘,走路也只需15分鐘。
龍安寺 by b.ip
香港電台文教組節目《從淨土到古都》 由韋佩文、陳軒明、林翠怡擔任主持。 節目逢星期日晚上八時至八時三十分於 香港電台第一台(FM92.6-94.4)播 出,港台網站(http://rthk.hk)同步播出 及提供節目重溫。 撰文、攝影:香港電台 (文字整理:邱焱)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Co. Ltd © All Rights Reserved. 1/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