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日: 2012/11/27
秋天接近尾聲,踏入可以盡情吃喝的喜 慶月份,由冬至、聖誕到元旦,整個月 都是勁食的好機會,今年還多了一個末 日論,剛好與冬至日重疊,2012年歲末 豈有不成熱話的道理!
無論如何,關心世道變遷的同時,也別 忽視自身內在變化才是正道,尤其佳節 當前面對美食引誘下,不致滿足一時口 福之欲後,接踵而來的腸胃不適,可說 少一點定力也不行。眼見身邊不少朋友 面對美酒佳肴零抵抗力,然後又給「多 入少出」折騰,那說教式再三強調飲食 要定時、只挑最優質的送進嘴裏,或勤 力做運動等諸如此類的建議,都因為相 近說法太多太沒新意而被當耳邊風。
最近和熱愛瑜伽的友人談吃,從瑜伽角 度說消化,重點在於怎樣去吃,還有其 姊妹系統──阿育吠陀養生法 (Ayurveda)簡單易明可融入生活的進 食法則,對不少人來說有新鮮感,又易 入耳,大家不妨用作參考,讓身心還原 平衡狀態。
瑜伽有聯繫之意,應用在吃,也是生活 化的修煉。每次進食時別想其他,只專 心吃,心無旁騖全情關注進食過程、動 作和食物滋味,吃得自然慢,感受更鮮 明。若說慢食運動喚起大家重新審視和 尊重美食,認真慢吃也有助令人身心合 一,感覺進食過程,就是正念進食 (Mindfulness Eating)。仍然感覺難 掌握?阿育吠陀談消化,特別重視食物 在口裏咀嚼過程,每口食物留在口腔咀 嚼三十次才吞下咽喉,混和唾液的食物 已呈半液,有助胃部健康消化。要留意 的反而是跟友人食飯聚餐時,被人嫌棄 吃得太慢!
照顧好消化之火
可曾不加思索就吃,明明不餓卻慣性點 選相同的早餐/下午茶、抽屜內必要放滿 零食?是時候認真檢視取捨習以為常的 進食習慣。但除了受情緒困擾、忽視身 體感覺盲目地機械式進食之外,食量視 乎體形年歲而人人不同,阿育吠陀典籍 指出每個人體內的消化之火(Digestive Fire)隨天生體質而異,但一般來說, 午間是這把火燃燒得最旺盛的時間,所 以午餐應該是整天最豐盛的一頓,阿育 吠陀經典曾以武士、帝王和乞丐來比喻 早午晚三餐的進食份量,主張一天的開 始要吃得足夠,才有氣力;午晚享受最 好的;晚上進食宜減省愈少愈健康。消 化之火若受影響,如肚餓沒心情吃,令 火無從燃燒,變成酸性帶金屬味液體, 變成胃酸過多。但若飽了仍貪吃密密 食,遠超消化之火的能力,食物無法被 充分消化吸收,停滯在腸胃,人也變得 呆板失去活力,昏昏欲睡。
阿育吠陀理 念,將胃的容量簡單劃為四份,半份是 食物,四分一是液體(包括水、湯、果 汁等,但不宜一邊吃固態食物,一邊吃 飲料,以免「撲滅」消化之火),餘下 的四分一應該留空,以便有足夠蠕動空 間進行消化過程。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Co. Ltd © All Rights Reserved.
1/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